摘要:30岁女士咳嗽、咳痰、低热、盗汗8个月,过度相信AI问诊,差点酿成大祸。30岁的林女士从未想过,持续八个月的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竟然藏着足以摧毁肺部的隐患。
30岁女士咳嗽、咳痰、低热、盗汗8个月!过度相信AI问诊!差点酿成大祸!
30岁女士咳嗽、咳痰、低热、盗汗8个月,过度相信AI问诊,差点酿成大祸。30岁的林女士从未想过,持续八个月的咳嗽、咳痰、低热、盗汗,竟然藏着足以摧毁肺部的隐患。
这段时间里,她的健康管理始终围绕着网络问诊+药店购药的闭环。每次出现咳嗽、咳痰、午后37.5°C左右的低热,或是夜间睡衣被冷汗浸透的情况,她便打开手机AI问诊,根据提示买些止咳退烧的非处方药,服药一周左右症状总能暂时缓解,她便认定已经自愈,就果断停药。
可是没过多久咳嗽与低热又会卷土重来,她依旧重复着问诊、买药、停药的自我救治循环。就这样八个月里,病情在好转与反复中拉锯,她的身体却在悄然垮掉,体重掉了近15斤,面色从红润变得煞白,连爬两层楼梯都要歇三次,曾经精力充沛的模样彻底被憔悴取代。
打破恶性循环的是一次突发咯血,当鲜红的血液混着痰液咳出时林女士终于慌了神。她第一次走进医院呼吸内科诊室,接诊专家听完她八个月的自治经历,立刻安排了肺部CT检查,影像结果让她如遭雷击,右肺上叶出现了一个清晰可见的空洞,这正是长期感染未被控制的典型表现。
后续的结核菌素试验与抗体检测都印证了专家的判断,林女士被确诊为右肺结核,必须立即住院隔离治疗,这个结果让她追悔莫及。
她曾以为的小感冒竟是传染性极强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排出的痰液飞沫被他人吸入后,若对方免疫力低下就可能引发感染。而林女士持续八个月的咳嗽、咳痰早已让家中与办公环境存在传播风险,她反复停药的行为更是给了结核菌持续侵蚀肺部的机会,最终发展成肺空洞咯血。
更值得警惕的是,林女士的症状其实是肺结核的典型信号,持续性咳嗽、咳痰、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若这些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且常规用药无效,就需要警惕结核感染。此外长期患病还会导致消瘦、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就像林女士那样看似小毛病,实则是身体发出的紧急警报。
网络问诊的便捷性,不该成为忽视专业诊疗的借口,不能过度依赖AI问诊,药店购药的自主性,更不能替代医生对病情的系统判断。面对反复不愈的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严格遵医嘱完成规范的治疗,才是对自己与他人健康最负责任的选择。毕竟健康从没有自愈的侥幸,只有早诊早治的稳妥。
珍爱生命呵护健康,关注我每天分享健康知识,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天使健康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