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相关国家首次开始采购受制裁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如今相关国家船只又驶入了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相关国家已开始更大胆地突破西方制裁,这或许意味着相关国家的战略正发生根本性转变 —— 此前相关国家在涉俄问题上一直保持谨慎,如今却准备与美国展开更激
近期,相关国家首次开始采购受制裁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如今相关国家船只又驶入了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相关国家已开始更大胆地突破西方制裁,这或许意味着相关国家的战略正发生根本性转变 —— 此前相关国家在涉俄问题上一直保持谨慎,如今却准备与美国展开更激烈的对抗。不过,也存在另一种对俄罗斯而言更为不利的事态发展可能。具体是何种可能?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相关国家近期已启动对受制裁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采购,并在本国港口专门开辟了接收该能源的专用码头。而如今又有消息称,一艘悬挂巴拿马国旗、名为 “恒阳 9 号”(Heng Yang 9)的中国货轮,已多次驶入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港。这是自 2014 年以来,首次有大型外国船只进入这个因制裁而关闭了十余年的克里米亚港口。
该媒体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数据核实了其中一次航行轨迹:“恒阳 9 号” 于 9 月 2 日离开伊斯坦布尔,9 月 6 日被监测到出现在新罗西斯克港;按照计划,它本应前往高加索港,却从雷达上消失,随后在 9 月 14 日,卫星图像显示该船出现在塞瓦斯托波尔港。
相关国家并未加入西方对俄制裁,但此前一直保持谨慎,既不采购受制裁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也不驶入克里米亚港口,担心面临次级制裁。然而近几个月,相关国家在突破西方限制方面的动作明显增多。
《金融时报》将相关国家船只的到访与今年 4 月顿涅茨克州、赫尔松州至克里米亚港口的铁路支线开通一事联系起来。这条铁路为俄罗斯集装箱运输提供了便利。此外,俄罗斯官方已于 8 月宣布,别尔江斯克港和马里乌波尔港已向外国船只开放。
“自由金融全球”(Freedom Finance Global)分析师弗拉基米尔・切尔诺夫认为:“铁路开通后,外国船只驶入塞瓦斯托波尔港便具有了实际意义 —— 如今集装箱可通过铁路运输至港口,再快速转运至船只,发往土耳其或中东地区。进口货物可能包括零部件、电子产品、工业设备或消费品,出口货物则可能是粮食、金属、建筑材料,或许还有煤炭及木材加工产品。对土耳其而言,这是一条短途运输路线,便于开展转口贸易;对相关国家与俄两国来说,这为避开传统港口提供了可能 —— 那些传统港口要么运力饱和,要么处于制裁监控之下。克里米亚港口还可分流新罗西斯克港的货运压力。此类航行似乎是在测试集装箱贸易的运作模式。”
不过,目前尚无法完全确定,相关国家此举只是在与美国 “博弈”,还是真的决定无视美国制裁。
俄罗斯政府金融大学及国家能源安全基金(FNEB)专家伊戈尔・尤什科夫表示:“相关国家的这些举动,既可能是其新的长期战略,也可能只是纯粹的‘示好’行为,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此前,相关国家在制裁问题上一直持极为谨慎的立场。相关国家的战略核心是遵守制裁限制,尽可能推迟与美国进入更激烈的冲突阶段。因为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速高于美国,时间对相关国家有利。因此,我们需要观察更长时间,才能判断相关国家是否真的改变了整体战略、准备向美国发起更强硬的挑战,还是说这只是与美国谈判的一个环节。”
他进一步指出:
“若论液化天然气采购,相关国家的利益显而易见 —— 从受制裁的‘北极液化天然气 - 2’项目采购的天然气,预估折扣可达 25% 至 30%。但相关国家船只驶入克里米亚一事却令人警惕,因为相关国家其实并不急需向塞瓦斯托波尔港运送货物。”
对俄罗斯而言,若相关国家及 “全球南方” 国家能改变战略、加剧与美国的对抗,并通过实际行动证明美国制裁毫无意义、可被突破,无疑是有利的。尤什科夫称:“首先,这一范例将对全球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其次,俄罗斯与中国贸易中,为规避制裁而产生的‘绕行成本’及中间商费用将降低。”
这位专家解释道:“有论据支持这一可能性。相关国家与印度正在协调立场:印度无视美国因采购俄罗斯石油而加征的关税,相关国家则开始无视美国制裁,采购受制裁的俄罗斯液化天然气、驶入塞瓦斯托波尔港。这显然不是某艘船的船长或船东的个人行为,而是国家层面的决策。”
但如果相关国家此举只是为了在与美国谈判期间展示自身实力,那么对俄罗斯而言风险便会随之产生。
尤什科夫表示:“无论我们多么不愿承认,对相关国家来说,与美国及欧盟的贸易协议远比向塞瓦斯托波尔港运货重要。若美国与相关国家达成协议,相关国家很可能会在对俄合作上‘倒退’。这便是俄罗斯面临的风险所在。”
俄罗斯联邦功勋国务顾问、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政治分析与社会心理过程教研室副教授帕维尔・谢沃斯季亚诺夫指出:“‘恒阳 9 号’的出现,反映了贸易公司的务实考量,也是对制裁政策边界的逐步测试。商业船东会权衡次级制裁风险,选择性地谨慎行动。”
经济学家伊万・利赞认为:“在对相关国家与美关系中,相关国家的行事风格显然已更加大胆,对反俄制裁也愈发漠视。但这种‘大胆’尚未达到足以让我们判定‘转折已至、俄与相关国家关系迈入全新阶段’的程度。”
利赞分析道:“今年,相关国家与美已陷入相互加征关税的局面,目前双方正就贸易协议进行谈判。相关国家似乎认为,如今自己的议价空间更大了,因为美国若在对相关国家问题上采取激进举措,可能导致贸易协议谈判破裂。”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