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特殊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融入社会,9月15日至21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张家口市特教学校围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组织了一系列贴合学生需求的推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助力特殊学生更好地沟通交流、融入社会,9月15日至21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张家口市特教学校围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组织了一系列贴合学生需求的推广普通话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传递文化、温暖心灵的重要载体,在校园内营造出人人学说普通话、处处使用规范字的浓厚氛围。
精心部署,让推普工作 “有方向”
活动启动前,学校高度重视,结合我校实际,特教中心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推普周活动方案,在各级部的积极配合下,各教研组长进一步细化安排,认真谋划并组织各种适合特殊学生的推普活动,确保不同需求的孩子都能有效参与,为宣传周活动落地奠定基础。
浓墨重彩,让推普氛围 “入人心”
推普周期间,走进校园,随处能感受到浓厚的推普氛围。校门口led醒目的写着第28届全国推普周活动主题“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楼电子大屏幕上,推普宣传片和宣传标语循环播放,潜移默化中引导师生规范用语用字;各班教室里,老师们带领学生精心设计并更换了以“推广普通话”为主题的黑板报,图文并茂的内容成为班级推普宣传的“小阵地”。
特色活动,让推普过程 “有温度”
针对特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学校分级部设计开展了“量身定制”的推普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收获成长。
推普周首日,该校举行“推广普通话,共绘文明景”主题升旗仪式。学生代表以手语与口语结合的形式发出倡议,刘俊琳、郑文聪等同学依次发言,从“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的身份认同,到“普通话是华夏儿女的灵魂、沟通的桥梁”的意义阐释,再到“推行普通话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价值解读,层层递进传递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他们号召全体同学,从课堂交流到课后互动,用标准普通话传递温暖,让每一句“请”“谢谢”都饱含文明温度,最后全体同学共同高呼“说好普通话,青春正发声,推广普通话,共绘文明景”,以响亮誓言凝聚共识,号召师生共同打造文明和谐的校园语言环境。
针对听障学生,启喑部开展了“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化”活动。课堂上,老师们耐心地手把手指导学生握笔、运笔,从简单的笔画、偏旁到完整的汉字,带领学生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感受汉字的方正之美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交出的一幅幅工整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们的学习成果,更让我们看到他们在书写中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不断加深。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启智部、职业和学前教育部围绕“从听说读写中感受普通话的魅力”主题,开展了形式鲜活的班队会。老师们结合学生认知实际,精心设计了趣味互动与语言小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自在的氛围里,自然而然地练习普通话表达,逐步感受语言魅力。
为满足视障学生的特殊需求,启明部组织了“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活动。老师们提前将精选的中华经典篇目转换成盲文文本,并录制好配套音频资料,引导孩子们通过触摸盲文、跟读音频的方式诵读经典。教室里,虽然看不到孩子们清晰的视线,却能听到朗朗的读书声(盲生通过触摸和跟读感受语言节奏),那声音里满是学生对中华语言韵味与力量的真切感受。
长效推进,让推普成果 “能延续”
推普周活动虽已结束,但特校会继续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融入了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师生交流中坚持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推动推普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此次推普周活动,不仅让全校师生对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显著提升了孩子们使用普通话的自觉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校园语言文字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活动还收获了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可,不少家长欣慰地反馈,孩子回家后主动用普通话交流的次数变多了,表达也更清晰了。
未来,学校将继续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方式,让普通话真正成为助力每一位特殊学生成长成才、融入社会的“翅膀”,为孩子们的未来赋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张家口市特教学校)
来源:冀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