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9月23日讯(记者 刘波 通讯员 王典红 张小安)9月23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我市全面启动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以来,通过构建“科技监管、资金激励、宣传引导”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在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老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9月23日讯(记者 刘波 通讯员 王典红 张小安)9月23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今年我市全面启动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以来,通过构建“科技监管、资金激励、宣传引导”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在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老旧设备淘汰更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守护“邵阳蓝”提供了有力支撑。
“移动源”涵盖机动车以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当前,我市移动源保有量稳步增长,但其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据最新监测数据表明,移动源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市PM2.5污染的首要来源。今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把移动源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作为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标志性战役的首战,精准治理。
战役打响以来,我市以科技为支撑,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网络,实现移动源污染“精准识别、快速处置、全程溯源”。在机动车管控方面,建成3套固定式尾气遥感监测系统和1套移动尾气监测系统,布设于高速出入口、城区主干道等关键点位,实现超标车辆自动识别、实时预警,已查处超标排放车辆186辆。同时,在全省率先完成1000台重型柴油货车OBD远程在线监控终端安装联网,实现对车辆排放的24小时动态监管,超标预警处置率达100%。
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上,我市全面推行机械信息编码登记制度,累计登记机械8611台,登记率达98%。提前并超额完成省定老旧机械淘汰任务,为1000台机械安装电子标签,实现作业区域、位置状态“一码可查”,有效杜绝高排放机械“闯禁区”违规作业。
强化加油站油气管控,全市已完成56家市城区及248家县级城镇重点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设施建设。通过该举措,有效减少了汽油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为降低臭氧和PM2.5污染提供有力支撑。
为破解老旧移动源淘汰难题,我市设立了1000万元移动源污染治理专项补贴资金,着力撬动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目前补贴实施细则已完成起草,明确补贴标准、申报流程及审核要求,预计可带动1500台以上老旧移动源淘汰更新,每年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800吨、颗粒物排放约120吨。
治污需要全民参与。我市构建了“节点宣传+执法普法+线上覆盖”的多层次宣传矩阵,累计开展主题培训覆盖从业人员超3000人次,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系列解读,科普视频播放量突破10万次,积极营造出移动源污染防治“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共治共享氛围。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攻坚,优化科技监管网络,加快补贴政策落地,强化跨部门联合执法,从严打击道路机械超标排放行为,为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来源:邵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