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东道主的“浙”项检察工作亮相现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4:56 1

摘要:2025年9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办。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作为参展单位,亮相展会现场,向参会人员介绍生物圈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2025年9月22日至25日,由中国科学院与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杭州举办。杭州市人民检察院作为参展单位,亮相展会现场,向参会人员介绍生物圈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是MAB(人与生物圈计划)体系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每十年举办一届,直接决定未来十年全球生态保护的基本策略。本届大会是首次在亚洲举办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围最广的一届盛会。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名代表汇聚杭州,围绕“塑造人与自然可持续的未来”展开深度对话。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作为中国在公益司法保护方面的原创性成果,吸引了不少中外来宾的关注。检察官通过宣传资料、视频案例、现场答疑等形式,向中外与会人员介绍了杭州检察公益诉讼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近年来,杭州检察机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引领,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件办理,从体系、协作、转化三个方面,探索形成了具有杭州辨识度的生物多样性公益保护方案。

高质效履职实现系统保护

通过案件办理,构建物种资源、生态系统、遗传资源“三维保护”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在物种保护方面,开展了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古树名木保护等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保护野生动物700余只,推动清理外来物种3万余吨,增殖放流近500万尾;在生态系统保护方面,以公益林、湿地、河湖为重点,构建钱塘江流域保护、大运河跨区域保护、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等跨区域一体化保护大格局,通过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实现打击—修复—治理全链条。在遗传资源保护方面,针对千岛湖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破坏渔业资源,西湖龙井核心产地“毁林种茶”无序扩张等违法情形,在刑事打击的同时,通过公益诉讼修复生态损害,推动遗传资源保护长效机制。

数字赋能推动协作治理

立足大数据法律监督全国试点,与林长办、河长办、田长办建立全省首个数字“四长协作”机制,共建“山水林田监督治理一件事”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运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叠加生态公益林、永久基本农田、粮食功能产区红线“三张图”,形成了包括生态公益林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7大类监督模型,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破坏预警、保护修复整体智治。该应用场景共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千余条,办理案件百余件,移送线索两百余条。

社会参与形成保护共识

搭建社会参与平台,不断吸收公益保护力量。组建“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现有在册志愿者465名,聘请31名特殊专业背景的专家志愿者,逐步形成“公益诉讼检察官+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专家志愿者”的团队矩阵。与阿里巴巴公益及风控部门联合推动“绿网计划×益心为公”,在检察公益诉讼办案的基础上,互联网平台运用AI技术,将“捕鸟网”“电蚯蚓机”等生态环境领域“非正常搜索”转化为互动问答、典型案例、检察官说法等形式的检察公益诉讼普法宣传。目前,搜索屏蔽词库已达1600余个,已有近2200余万次在阿里巴巴平台的“非正常搜索”转化为普法宣导和公益教育。

来源:浙江检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