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6 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 CCOS 2025(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期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 “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不仅分享眼科 AI 应用成果,更重磅发布《爱尔眼科 AI 战略白皮书》,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 “爱尔方案”,助力
9 月 6 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 CCOS 2025(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期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 “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不仅分享眼科 AI 应用成果,更重磅发布《爱尔眼科 AI 战略白皮书》,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提供 “爱尔方案”,助力破解眼病负担重、医疗资源不均的行业痛点。
当前,我国眼病负担日益加重,人口老龄化推高白内障、黄斑病变等疾病发病率,青少年近视问题也持续凸显,而每百万人口仅 30 余名眼科医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大众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国务院 2025 年 8 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的意见》,为 AI 与医疗健康融合指明方向,爱尔眼科的 AI 探索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
会上,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办主任、数字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戴伟伟,分享了爱尔眼科 “五位一体” AI 智慧医院体系。该体系贯穿 “预防 - 保健 - 诊断 - 治疗 - 康复” 全周期,在预防筛查环节表现尤为突出:眼底 AI 系统接入免散瞳眼底相机,可识别 10 余种眼病;裂隙灯 AI 影像智能分析系统与数码设备结合,30 秒内即可生成白内障、翼状胬肉等疾病的筛查报告;眼表 AI 小程序支持用户通过手机拍摄,自测眼睑肿物良恶性,大幅提升早期筛查效率。在诊断治疗与健康管理环节,医疗云平台结合大模型实现报告快速解读,眼科垂直大模型 “AierGPT” 与数字人 “Eyecho” 则以多模态交互提供实时咨询,让健康科普从 “单向传播” 升级为 “双向互动”。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信息中心总监唐凡,介绍了自主研发的 ADP3.0 智能医疗 AI 平台。该平台具备多模态大模型管理能力,形成 “数据治理 - 模型训练 - 临床验证” 闭环,已在临床落地多项实用功能:门诊 AI 辅诊系统对黄斑裂孔、病理性近视等疾病诊断匹配度高,为医生提供精准参考;角膜塑形镜智能验配算法整合验光与角膜地形图数据,提升验配效率;智能随访外呼系统实现复查提醒、异常筛查自动化,覆盖患者全周期服务。
事实上,爱尔眼科在数智诊疗领域已积累深厚成果:联合中科院计算所共建数字眼科研究所,布局 5 大实验室,全自动 AI 眼底检测仪等智能装备获注册证并落地 300 余家机构;构建 “四云” 架构覆盖 700 余家机构,建成 2700 万个体临床数据库,相关平台入选国家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与华为、上海交大高金学院等合作,参与芙蓉实验室建设,承担 10 余项重大项目,还先后获评 “数字变革之星” 榜首、湖南 “智赋万企” 典型案例等荣誉。
爱尔眼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 “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 为使命,通过 “1311” 体系性数字化转型方案,推动 AI 与临床深度融合,提升眼科医疗平均水平,促进眼病早发现早诊治,以患者为中心重构眼健康服务新范式,为行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更多动力。
来源:鄂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