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擦亮金名片、激发体育活力、赋能赛会之城建设,这三家单位分享文化“秘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3:55 4

摘要:9月23日,在2025年全省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系、台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作经验交流。现将三家单位典型经验汇编如下:

9月23日,在2025年全省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系、台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作经验交流。现将三家单位典型经验汇编如下: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游泳系

凝心聚力“泳”攀高峰

奋力擦亮浙江游泳梦之队金名片

浙江泳军始终秉承“团队至上”的协作理念,传承“以人为本”的团队文化,高度重视团队精神的情感联结与人文关怀。在队伍外训和封闭训练期间,管理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同吃同住,常态化与教练员、运动员谈心交流,促进经验分享和优势互补。

从封闭集训到高原特训,从有氧耐力到力量淬炼,浙江游泳队始终坚持“一日两训”的惯例和“高原砺兵”的传统。训练场上执行“零误差”标准,从出发角度到转身弧度,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极致。

泳池竞技有一种战术“前冲后顶”。浙江游泳无论从运动员的梯队建设,还是教练员的传帮带,都形成了良好的传承,才有了浙江游泳队的新突破。潘展乐在夺冠后致敬前辈、叶诗文和余依婷完成使命交接......老将领航方向,新星照亮未来,确保传统优势项目始终夺冠。通过赋能授权促进中青年教练员快速成长,充分信任教练员,帮助教练员建立专业自信,强化核心使命意识,持续激发训练创新活力,让信任在互动中得到肯定和强化。近两年,以郑坤良、陶嵘、杨帆、蔡力、汪海波为代表的中青年教练员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浙江游泳乃至中国游泳新的顶梁柱。

粤港澳全运会作为本周期游泳系提出“三大战役”的收官之战,既是对过往努力的检验,更是对未来洛杉矶奥运会筑底奠基的重要节点。游泳系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继续书写浙江游泳新的辉煌!

台州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台州“三轮驱动”办赛

推广全民健身文化

省第五届体育大会正在台州举行。台州市创新构建“赛事宣传”“氛围营造”“文化融合”三轮驱动模式,有效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激活基层体育活力,推广全民健身文化。

赛事宣传方面,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实现宣传全覆盖。积极向上争取资源,会同市委宣传部向省委宣传部专题汇报宣传计划,合力形成宣传报道方案。市级构建“1+9+N”三级宣传体系,以组委会宣传中心为指挥中枢,统筹协调9个县(市、区)宣传专班,联动N个基层宣传员和社会组织,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网络。

项目设置方面,突破专业限制、突出普惠共享。首次设立公开组别,号召全民参与赛事。30项比赛项目与5项嘉年华活动既涵盖传统项目,又融入地方特色项目,同时引入新兴时尚项目,形成“传统+特色+新兴”的立体化赛事体系,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运动水平人群的参与需求;赛事“三进”将比赛办进景区、街区、商圈,激发群众从观众变选手的热情。

“体育+”方面,开闭幕式创新展现“非遗+体育”融合模式,特别邀请非遗传承人参与节目创编,确保文化表达原真性;打造“一县一品”特色品牌,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指导各县市区培育特色项目;开展“跟着赛事游台州”活动,结合赛事设计10多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带动市民主动参与到全民健身运动中。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打造全民赛事IP矩阵

赋能“赛”“会”之城核心区建设

作为浙江省首批体育现代化区,萧山区锚定“赛”“会”之城核心区建设目标,构建“顶级品牌赛事+高水平体育赛事+基层普及赛事”的金字塔型赛事矩阵,打造“萧BA”、“镇街足球超级联赛”等全民赛事IP矩阵,推动体育从“小众竞技”向“大众生活”转变,形成“周周有赛事、全民齐参与”的体育文化新生态。

萧山区依托亚运会办赛经验,联动公安、卫健等部门,完善体育赛事活动协调服务机制。持续两年召开“赛未来”体育赛事招商推介会,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开发”的赛事运营模式。

赛制创新,力争办赛“专业化”参赛“业余化”。“镇超”采用国际足联十一人制规则,“萧BA”采用国际篮联最新规则,两项赛事的业余球员占比100%,年龄跨度从18岁至58岁。

体验革新,突出观赛“惠民性”参与“开放性”。赛事深入嵌入村社,“萧BA”赛场设置在村、社区内的篮球场,“镇超”场地布局于镇街校园足球场,均免费向群众开放。品牌更新,打造地域文化新名片。

做好“赛事+”文章,增长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激发“组委会—镇街”双向联动活力,深度开发“观赛+文旅体验”特色线路,推动“特色+”运营。鼓励各赛区、各镇街结合地域特色打造差异化IP,形成“一场赛事、一种体验”的品牌矩阵。通过赛事构建起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网络。

来源:浙江省体育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