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今年以来的第四轮经贸会谈,取得了多项进展。中美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双方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就相关成果文件细节进行磋商,并各自履行国内批准程序。
近日,中美经贸团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今年以来的第四轮经贸会谈,取得了多项进展。中美双方就以合作方式妥善解决TikTok问题、减少投资障碍、促进有关经贸合作等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双方团队将继续保持密切沟通,就相关成果文件细节进行磋商,并各自履行国内批准程序。
关于TikTok问题,中美双方同意通过“美国用户数据和内容安全业务委托运营+算法知识产权授权使用”的方式解决TikTok争议,中方将依法审批相关技术出口及授权事宜。这不仅表明TikTok在美发展迎来关键转折,也可从中窥见当前中美在科技、经贸领域的复杂博弈。
网络图片
回顾TikTok在美遭遇,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磨难史”。多年来,TikTok凭借独特的短视频社交模式,以燎原之势席卷美国市场,深受各年龄段用户喜爱,在美国社交媒体领域稳稳占据一席之地。它本是纯粹商业创新的结晶,在数据安全上,严格遵守美国法律法规,将美国用户数据存储在美国境内,构建起严密的数据防护网。然而,美国一些政客却将其政治化,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之名,对TikTok发起一轮又一轮恶意打压。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妄图迫使TikTok“不卖就禁”,不仅无视企业合法权益,也违背了市场规律与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遭致美国民众强烈不满,也致使TikTok在美运营陷入长期不确定。
在TikTok问题的博弈中,中方立场坚定且明确:不接受数据跨境审查、不转让核心算法、不签署不平等条款。“三不原则”的背后是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积累的硬实力与制度自信。中国坚决反对美国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的恶劣行径。此次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中方表示将依法审批TikTok所涉及的技术出口、知识产权使用权授权等事宜,同时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企业基于市场原则开展平等商业谈判。中方的这一处理方式,既体现出积极解决问题的诚意,也守住了国家利益和企业核心权益的底线。
而美方在TikTok问题上的态度充满矛盾。一方面,白宫开通TikTok官方账号,多次延长强制法案执行期限。就在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期间,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将TikTok禁令延期至2025年12月16日,这已是特朗普的第四次“宽限”。这些动作,无不显示TikTok在美国社会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美方仍以“长臂管辖”的霸权手段,试图通过政治强制力迫使TikTok就范,全然不顾自身行为对市场秩序和企业权益的严重侵害。美方这种既想享受TikTok带来的数字经济红利和社会文化活力,又因政治私利、战略焦虑而进行打压的做法,暴露出美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不自信与霸权思维,与其标榜的“开放市场”形象完全背道而驰。
此次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达成的共识来之不易,是中美双方多轮谈判、相互博弈的阶段性成果。美方应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进展,而不是在经贸磋商后仍对中国实体企业扩大制裁,造成“桌上握手,桌下踢脚”的局面。
要知道,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五年前TikTok首次被威胁时的模样。在科技领域,我们的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创新生态日益完善。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绝不牺牲企业利益与国际公平秩序。中国企业更应坚持核心技术自主,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还要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加强与国际规则接轨,提升合规经营能力,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用规则话语权为自身发展保驾护航,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美双方承诺减少投资障碍,推动经贸合作。这一共识或能为更好妥善解决TikTok问题提供更多可能,为中美在经贸领域重建互信开辟更多可能。而此次中美在TikTok问题上达成共识,也为中美其他敏感分歧的解决树立了“合作而非对抗”的范例。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即便存在分歧,只要双方秉持平等、尊重、互惠的原则,仍有空间找到共赢的妥处方法。当下,希望美国能言必行,真正落实既已达成的经贸共识,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长臂管辖等错误行为,与中国相向而行,共同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一叶)
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客观理性分享观点,无不良引导,请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来源:学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