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观察丨援疆山海情深硕果丰 浙阿千里自同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13:25 1

摘要: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新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支活跃在天山南北的力量——对口援疆工作。援疆的山海深情跨越千里万里,援疆的脚步遍布各行各业。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新疆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一支支活跃在天山南北的力量——对口援疆工作。援疆的山海深情跨越千里万里,援疆的脚步遍布各行各业。

各援疆省市累计落实援疆资金近2000亿元,其中80%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80%用于民生,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000所、幼儿园900余所,支持近400个县市级以上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投入极大改变了天山南北的发展面貌,全疆最漂亮的学校、最先进的医院、最有前景的产业项目,都是援疆工作结出的硕果。

2010年,浙江援疆干部人才跨越4600公里,从东海之滨奔赴天山脚下,开启对口支援新疆阿拉尔市的新征程。

十五年来,浙江援疆干部在古丝绸之路的驼铃余音中,以水的柔韧浸润干旱大地,以桥的担当连通山海两端。他们扎根戈壁绿洲,把“浙里共富”的理念播撒在塔里木河畔,用实干与深情书写新时代的“山海情”。

“枝叶关情”的民生之践

浙江援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让“浙阿同心”的暖流浸润千家万户。

丽水援疆助力下,阿拉尔市十三团的“疆南姑娘”品牌创始人赵闫,更是把“小特产”做成了“大产业”。2018年注册品牌,2019年牵头成立果品合作社,2020年转战线上、在西安设前置仓,2021年靠直播带货吸粉12万、售出干果23万单——如今,“疆南姑娘”构建起“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模式,总营收突破30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跟着增收。“十三团电商产业园给了我们场地和资源,现在主动找我们合作的平台越来越多,乡亲们的红枣、核桃再也不用‘藏在深闺人未识’了。”赵闫说。

民生福祉,不止于“吃”与“赚”。嘉兴援疆指挥部近三年来围绕兵团一师十二团发展需求,全方位推进基层阵地建设、人才引进,更具针对性开展“红船义诊”“幼儿心肺百园行”“红船戍边关爱资金”“图书捐赠”等民生项目,将党的二十大“增进民生福祉”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绍兴援疆则通过“十城百店”工程破解农牧民增收难题——浙江新农都实业有限公司(诸暨)作为具体落实单位,完成5000吨级冷库扩容,让阿拉尔市的特色农产品更快、更新鲜地走上浙江百姓的餐桌,该工程也被列为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固本强基”的兴业之途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富民的关键。要让阿拉尔真正“活”起来,必须跳出“输血”思维,通过“内外兼修”培育本土产业动能——既引进浙江的技术、资金和市场,更帮当地构建产业链、打造“带不走”的产业能力。

自2015年起,湖州市对口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三团甘泉镇。十年来,湖州始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全面援疆、精准援疆、长期建疆”,把产业就业作为援疆的重中之重,推动两地协同发展,结下了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

在塔河之畔的阿拉尔市三团甘泉镇,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正孕育着新的希望。这里的“白玉蟹”养殖负责人陈新,如今已是半个水产行家:白天投喂饲料,半夜巡塘观察,这些他曾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成了日常。

“白玉蟹”是湖州蟹临门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上海海洋大学独家引进的新品种,因通体洁白被誉为大闸蟹中的“限量款”。湖州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郑云华介绍,调研时发现阿拉尔作为塔里木河起源地,不仅有丰茂水草可作天然饲料,日照时间长且盐碱地混合淡水的池塘环境,更契合湖鲜生长需求,于是推动“湖鲜疆养”项目落地。

不只湖鲜,小龙虾也在戈壁滩上“安家落户”。每年春季,来自浙江大学的援疆科技特派员舒妙安、董伟仁深入温宿县、乌什县及阿拉尔市的养殖企业,手把手指导养殖户应对温差大、水质调控难等技术难题,推动南疆特色水产养殖走向标准化、规模化。

高端装备制造与招商引资的突破,让阿拉尔产业“筋骨”更强。在嘉兴援疆的推动下,国内智能农业机械龙头企业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在阿拉尔落地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目前一期厂房已完成地下工程建设,预计2025年内建成投产。

衢州援疆则以“招商为要”激活产业潜力:筹建阿克苏衢州商会以商招商,联合乌什县委组建专业招商团队赴浙洽会、深圳、廊坊等地推介,推动1.8万吨草丝生产项目签约、灿宇纺织注册落户阿拉尔、玲佳果业流转四团10048亩果林,更牵线巨化集团与一师四团开展全方位合作。

此外,金华市创新打造“浙新吉”物流班列,构建起贯通长三角与南疆的物流大通道,既让新疆棉纱、干果、石材等特色产品销往全国,也将东部机电、轻工产品输送至中亚市场,实现浙阿产业“双向奔赴”。

“谋远蓄势”的发展之计

对口援疆,既要解当下之困,更要谋长远之策。

浙江援疆从城市规划、文旅融合到人才培育、文化润疆,以“谋远”思维为阿拉尔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底气”,让这座军垦城市从“一座城、一条街”的荒凉小城,蜕变为兼具“江南风”与“军垦魂”的现代化新城。

以塔克拉玛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为核心,浙江推出“万人游阿拉尔”“军垦文化入浙巡展”等活动,还促成浙江“引客入阿”旅行社联盟、五省(市)旅游援疆合作、塔河源景区委托经营等项目签约。

如今的阿拉尔,已打造出6条特色精品路线——塔里木河的壮丽风光、托喀依乡的民俗文化、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的红色记忆串联成线,生态探险、摄影采风等主题活动,让“南疆兵团旅游目的地”的美名远扬。

文化润疆,润物无声。绍兴援疆推动的“南孔文化润疆”“组团式”职教援疆入选国家对口援疆“典型经验做法”,托管阿拉尔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嘉兴援疆明确“为受援地培养和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优秀人才队伍”目标,通过产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传帮带”,让技术、理念扎根边疆。

在阿克苏市,从市区到乡村,杭州援建的建筑总是十分抢眼——去年竣工的阿克苏市第二十中学,把江南的徽派建筑美学带到了新疆;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拜什吐格曼乡卫生院,是该市首家拥有CT机的乡镇卫生院。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是历届援疆指挥部的一项重点工作。光是学校,杭州就在阿克苏建了12所,覆盖幼儿园到高中。”在阿克苏市杭州援疆展示馆,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长寿晓华指着一张张照片向记者介绍。

一座座漂亮的新房子,让阿克苏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梦想,杭州援疆工作也开始从“抓硬件”向“软硬兼顾”转变。“杭阿同心杯”校园足球联赛,让阿克苏小球员实现足球梦;“西湖水·多浪情”玫瑰婚典,用最浪漫的方式助两地新人圆了人生梦;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的“杭阿杯”创业创新大赛,让无数阿克苏年轻人圆了创业梦,在今年大赛现场,一等奖项目“疆域无线”团队与哈啰集团达成合作意向。

山海虽远,心手相连;明月共照,情谊长存。从湖鲜满塘到农机轰鸣,从电商直播到文旅兴城,从教育医疗到文化交融,奔腾不息的塔里木河,浙江援疆的深情与力量,正持续滋养着这片热土。

来源:中国蓝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