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厂敲开芯片门:3 亿下注光通信,市值单日暴涨 10 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13:20 1

摘要:9 月 23 日,A 股市场上演了一幕荒诞却真实的资本图景:以腌制火腿起家的金字火腿(002515.SZ)开盘即涨停,报 7.85 元,市值单日飙升近 10 亿元。这波暴涨的直接诱因,是前一日晚间公司披露的一则跨界公告 —— 拟以不超过 3 亿元拿下高速光通信

9 月 23 日,A 股市场上演了一幕荒诞却真实的资本图景:以腌制火腿起家的金字火腿(002515.SZ)开盘即涨停,报 7.85 元,市值单日飙升近 10 亿元。这波暴涨的直接诱因,是前一日晚间公司披露的一则跨界公告 —— 拟以不超过 3 亿元拿下高速光通信芯片企业中晟微电子(杭州)有限公司(下称 “中晟微电子”)不超过 20% 的股权。

从火腿作坊到芯片赛道,这家有着 31 年历史的 “火腿第一股”,再次迈出了跨度极大的转型步伐。

新老板的 “芯片野心”:两个月布下半导体棋局

此次跨界并非金字火腿的突发奇想,而是新掌舵者郑庆昇的刻意布局。今年 6 月初,福建莆田企业家郑庆昇以 8.7 亿元接手金字火腿,正式成为实控人。这位涉足房地产、汽车、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新老板,在入主不到一个月便着手搭建半导体业务框架:6 月底成立注册资本 800 万元的金字芯(上海)科技有限公司,7 月再设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由其儿子郑虎担任,而郑虎目前已出任金字火腿副总经理。

“这是实控人变更后新团队的操作。” 金字火腿证券部工作人员在回应投资者问询时明确表示。公告显示,此次投资将分两轮进行,首轮 1 亿元增资对应中晟微电子 10 亿至 13 亿元的投前估值,第二轮则视后续条件及估值而定。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强调此次为财务投资,双方不并表,且 “已在公告中充分提示风险”。

此时跨界芯片,金字火腿显然瞄准了 AI 浪潮下的产业风口。中晟微电子专注于 400G/800G/1.6T 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研发,产品覆盖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核心领域,2024 年至 2025 年连续入选 “中国未来独角兽 TOP100” 榜单。而光芯片作为光通信产业链的 “皇冠明珠”,正迎来爆发期 ——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光芯片市场增速超 50%,2023-2027 年复合增长率达 14.86%,其中 800G/1.6T 等高速率芯片需求因 AI 服务器扩容呈数倍增长。

标的公司 “叫好不叫座”:26 人团队年亏两千万

但光鲜的赛道前景背后,是标的公司尚未盈利的残酷现实。企查查数据显示,中晟微电子成立于 2019 年,现有员工不足 50 人,参保人数仅 26 人,注册资本 297.35 万元,实缴 224.97 万元。2025 年前 7 个月,公司营业收入仅 51.11 万元,净利润却亏损 2037 万元,陷入 “叫好不叫座” 的困境。

从技术储备看,中晟微电子拥有 4 项专利和 17 项软件著作权,核心产品包括 TIA、DRIVER 等高速芯片,但在光芯片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仍待验证。要知道,光芯片行业存在极高的技术壁垒:磷化铟、砷化镓等材料外延生长难度大,纳米级波导刻蚀误差需控制在 0.1μm 以内,还需解决光电协同设计中的多重难题。中国光通信泰斗韦乐平曾直言:“光芯片是瓶颈的立方”,目前国内 25G 以上高速率光芯片国产化率不足 5%,高端产品长期依赖美日巨头。

对于投资回报周期,金字火腿证券部仅表示 “需关注后续公告”,但行业普遍认知是,光芯片企业从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 3-5 年,且盈利不确定性极高。

跨界成瘾却屡战屡败:从医疗到金融的 “试错史”

此次豪赌芯片,并非金字火腿首次寻求转型。公开资料显示,这家以火腿为基础业务的企业,早已是资本市场著名的 “跨界惯犯”,但过往尝试几乎全以失败告终。

2017 年,金字火腿曾斥资 11.8 亿元收购中钰资本旗下医疗资产,高调进军医疗健康产业,试图打造 “食品 + 医疗” 双主业格局。但不到一年,此次跨界便因整合不畅、业绩不及预期宣告失败,公司最终于 2018 年剥离相关资产,重回火腿主业。此外,公司还曾涉足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同样未能打开局面。

频繁跨界的背后,是主业增长乏力的焦虑。2025 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金字火腿营收 1.7 亿元,同比下降 14.73%;净利润 2292.04 万元,同比下滑 25.11%,线上销售也出现 4.29% 的同比降幅。在预制菜赛道竞争加剧、传统肉制品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新管理层急于通过跨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资本狂欢下的冷思考:是转型破局还是概念炒作?

尽管风险重重,资本市场仍给予了热烈回应,市值单日暴涨 10 亿元的表现,反映出市场对 AI + 芯片赛道的狂热追捧。但冷静来看,此次投资更像是一场高风险的 “押注”。

从资金规模看,3 亿元投资对金字火腿并非小数目,相当于其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的 13 倍;从行业适配性看,食品加工与半导体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金字火腿既无技术储备,也无人才积累,仅通过财务投资切入赛道,很难获得实质性的产业协同效应。

“公司过往有过不太成功的投资事项,此次投资标的也尚未盈利,投资者需格外注意。” 金字火腿证券部工作人员的提醒,或许是对这场资本狂欢最清醒的注解。

截至发稿,金字火腿股价仍维持涨停,但这场 “火腿与芯片的邂逅” 能否修成正果,还是会重蹈此前跨界失败的覆辙?市场正拭目以待。而对于众多跟风的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热点的同时,更需看清概念背后的真实价值 —— 毕竟,芯片不是火腿,无法通过时间腌制出价值。

来源:咫尺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