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通川区罗江镇庙坪村柑橘园果香四溢。一条短视频让这里的沃柑意外“走红”——镜头前,村党总支书记陈家强在挤眉弄眼的夸张表情中,操着口音浓重的“川普”和“散装英语”,突然蹦出一句“达州沃柑,orange!”
2025年04月21日
陈家强在果园直播卖爱媛。(视频截图)
陈家强(右)在村民家中收鸡蛋。
4月,通川区罗江镇庙坪村柑橘园果香四溢。一条短视频让这里的沃柑意外“走红”——镜头前,村党总支书记陈家强在挤眉弄眼的夸张表情中,操着口音浓重的“川普”和“散装英语”,突然蹦出一句“达州沃柑,orange!”
这条接地气的视频迅速收获65万次浏览、近2万次转发,陈家强随之成为当地“网红村支书”。
城市追梦人到乡村领路人
今年40岁的陈家强,早年在广东深圳打拼,干过销售,办过工厂,一路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营经验。2015年,在外闯荡多年的他,因心底的乡愁愈发浓烈,于是回乡创业。2019年,通川区召开的一场返乡农民工座谈会深深触动了陈家强,在相关部门领导的鼓励下,他被下派到通川区罗江镇老林村(2020年并入庙坪村)担任“第一书记”。
2020年,达宣快速通道项目推进至庙坪村,却因征地赔偿等问题陷入僵局,工程进度停滞不前。陈家强虽是外村人,却主动挺身而出扛起重担。一方面,他走村串户,给村民分析项目建成后将为村集体带来的诸多利好;另一方面,他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谈判,公开每个环节、每笔账目。村民的心结在他的努力下逐渐解开,项目最终得以稳步推进。
陈家强担任庙坪村党总支书记后,2023年,为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两委带领村民种植了100亩白萝卜。当年11月,庙坪村迎来萝卜丰收季,但由于是第一次大规模种植萝卜,缺乏品牌推广和销售经验,销售渠道未完全打开,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少量萝卜还烂在地里。
发现萝卜滞销后,陈家强马上通过四川数字化乡村治理平台“川善治”以及多个媒体渠道进行宣传。信息一经发出,效果立竿见影,各地订单纷至沓来,成功售出萝卜4万多斤,让村民悬着的心落了地。
让账号流量变致富密码
萝卜滞销危机让陈家强明白,乡村振兴不能“蛮干”,要“巧干”。于是,他决定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打造个人IP,为乡村代言。
2024年,“达州庙坪村支书”抖音账号上线,以“四川支书我最帅,草帽皮鞋加领带”等魔性开场白圈粉。他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春日橘花盛开的果园、秋收时金黄的稻田、村民手工制作蜂蜜的过程……接地气的内容迅速积累人气。
同年6月,陈家强参加了四川省村集体经济电商主播人才培训,系统学习直播带货的技巧、粉丝流量的维护运营,以及产品的选品、定价、营销推广。培训结束后,他的庙坪村助农直播间上线,并开始改变视频作品风格。自黑式尬舞、浮夸式表演等新奇的营销手段,为他带来了一波又一波流量。
“直播间人气高涨,最高同时在线人数飙升至3700余人,曝光量更是高达1100万人次,单场销售额屡屡突破3万元。”在陈家强的直播间里,大米、鸡蛋、蜂蜜等土特产炙手可热,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咱们现在可不光是卖本村的农副产品,周边村镇的村民见直播效果好,都纷纷找上门,托咱们帮忙卖他们的农特产品。”
2024年,陈家强累计帮助村民卖出70万余元农副产品。庙坪村加平家庭农场业主李加平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告诉记者:“陈书记的魔性视频爆火后,不仅帮我打开了柑橘销路,还吸引学校师生到这里来采摘,体验生活。仅清明节当天,就卖了几千元。”
在助农带货的过程中,陈家强始终坚守初心,认真对待品控、包装、发货、客服等环节。他深知,顾客愿意为这些土特产掏腰包,一方面是出于对他个人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源自大家心底那份浓浓的乡村情怀。
个人IP转化为产业路标
庙坪村位于达州主城区与宣汉城区之间,全村户籍人口虽说有1700余人,但常住人口不到200人,大量劳动力外流。2021年,随着达宣快速通道穿村而过,陈家强敏锐地捕捉到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
2023年5月,在通川区招商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四川伴山园乡村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前来考察洽谈。陈家强与其多次深入交流、协商,公司最终决定投资300万余元,将村里位于达宣快速通道旁一块弃土场重新平整改造,打造一个集采摘体验、研学教育、文旅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乐园。通过租赁土地,村集体的收入有了稳定增长的源头,项目落地开工,还为村民创造了大量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庙坪村村民周发祥高兴地说:“以前在外面根本找不到活儿干,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干活,一天轻轻松松挣8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目前,该项目每年为庙坪村带来十余万元的收入,让村集体经济的“钱袋子”迅速鼓起来。
不仅如此,陈家强还积极引进宣汉当地知名餐饮品牌“丁格格”等企业入驻,通过改造闲置民房,打造特色餐饮、民宿等业态,一步步将庙坪村打造成网红集群,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打卡。仅靠土地租赁分红等收入,庙坪村集体年收入就有9万多元。
如今,陈家强与该村大学生组成团队,继续探索运营,提高账号影响力,让“达州庙坪村支书”IP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标。
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