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文化遗产题材舞台艺术作品鉴赏(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21 10:16 1

摘要: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一部部鲜活的舞蹈艺术作品让文化遗产频频火出了圈,晋升为当下“顶流”。今天,张掖用舞台艺术的形式让各类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从遗产到舞台:张掖文化遗产的艺术表达

——张掖市文化遗产题材舞台艺术作品鉴赏(一)

郑州歌舞剧院《唐宫夜宴》剧照 来源:文汇报

从《唐宫夜宴》,到《只此青绿》,一部部鲜活的舞蹈艺术作品让文化遗产频频火出了圈,晋升为当下“顶流”。今天,张掖用舞台艺术的形式让各类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题记

“一张塞上江南画;一掖千年丝路史。”张掖,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必经之路,丝绸之路演变过程为张掖存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和动力。近年来,张掖市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创排了一批以文化遗产为原型的舞台艺术作品,丰富文化遗产的艺术表达,带给观众全新的历史文化体验。

河西宝卷的时代演绎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当《小老鼠告状》的故事用Rap重新演绎,会不会让你耳目一新?当父子两代人因传承河西宝卷产生分歧,你是否也会一起揪心?当“常听那老人,闲了就把宝卷念……常在那乡间,听着宝卷声流传”的国风音乐主题曲在谢幕时响彻剧场,每位通过这一台演出感受到文化脉搏的人不禁心潮澎湃:“向河西宝卷传承人致敬!”这是由张掖市文化馆创排打造的非遗舞台剧《宝卷印象》当中的片段。河西宝卷2006年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剧选取了《丁郎寻父》《小老鼠告状》《哭五更》《十里亭》《浪淘沙》《孟姜女》等曲牌曲调,以音乐、舞蹈、说唱等形式展现两代传承人从误会到和解,进而联手将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生动故事,自首演以来已在河西地区、市内各县区演出28场次,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非遗视听感受。

河西宝卷舞台剧《宝卷印象》剧照 来源:张掖市文化馆

沉浸式巡游炒热夜经济

2023年7月起,由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公司创排的隋炀帝西巡、西游记故事等主题沉浸式巡游演艺在明清街、甘泉公园等地精彩上演。威武霸气的铠甲勇士、顾盼生辉的宫廷仕女、《西游记》里的师徒四人……巡游中,演职人员的倾情表演,构成一幅独具“烟火气”的精彩画卷,让夜游的市民和游客在畅游古巷夜景中领略丝路明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激发夜经济活力。

沉浸式巡游资料图 来源:张掖市七一剧团演艺公司

玉雕纹钮里的《春水秋山意》

诗人有言:我知春水秋山意,不尽来时季候风。1970年,张掖大佛寺金塔殿地宫石函内出土了一组元代玉雕纹纽,共四件,质地细腻,晶莹柔和,雕刻手法精妙细致,格调激昂,极具动感,现藏于张掖市博物馆。2023年1月由张掖市博物馆依托张掖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元代玉雕纹钮倾情打造的舞蹈《春水秋山意》首次登上张掖市和甘州区癸卯兔年春晚,引起观众热烈讨论。该舞蹈讲述了元代玉雕大师与文物工作者跨越历史的隔世对望,融合话剧、音乐剧、歌舞、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等多种艺术形式,让沉睡已久的玉雕纹纽在舞台上“苏醒”,带领观众共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舞蹈《春水秋山意》 来源:张掖市博物馆

《灼光梵影》呈现西夏文明

2025年元宵佳节,张掖大佛寺依托部分壁画和文献,根据景区数字IP推荐官“云灼公主”形象创排的舞蹈《灼光梵影》正式与市民游客见面。该舞蹈由舞者通过道具、动作位置的变化、动静结合,来展现西夏时期的女性形象,让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活”了起来,为游客带来面对面沉浸式互动体验。从数字人复原西夏党项公主到真人演绎舞蹈《灼光梵影》,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消失的西夏文明“走”了出来,让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刹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西夏舞蹈《灼光梵影》 来源:张掖大佛寺文物研究所

《裕固·彩络》领略民族风情

裕固族服饰,是了解裕固族最直观的方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固族歌舞,宛如一颗璀璨的民族文化明珠镶嵌在丝路之上。在绚丽的舞台上,裕固族独特的原生态民歌,诉说着裕固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向往。舞者们身着华丽的的传统民族服饰,翩翩起舞,展现出裕固族人民的豪迈与柔情。他们以歌舞来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舞蹈《裕固·彩络》由肃南县民族歌舞团倾心打造编排,作为庆祝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70周年专场演出中的精彩作品之一,先后亮相2024丝路环球旅游盛典、2024年“冬韵甘肃·春游陇原”甘肃省冬春季乡村旅游线路产品发布暨冰雪旅游主题推广活动等,带领观众共同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裕固·彩络》演出照 来源:肃南县民族歌舞团

在张掖的晨昏里,舞台艺术宛若一位灵动的译者,将斑驳的历史文物、悠远的驼铃古道,化作舞台上翩跹的衣袂与动人的吟唱。这些跃动的光影不仅是文明的密码本,更是城市脉搏里新生的力量源泉。从遗产到舞台,让千年的故事在镁光灯下苏醒,那些镌刻在崖壁上的记忆便有了温度,那些沉睡在典籍中的灵魂便有了形貌。这样的重生,让张掖的每寸土地都流淌着文化的韵律,让远方的旅人不只为丹霞的绚烂而驻足,更为这座城市血脉中永不停息的艺术心跳而沉醉。(文:李莺,部分资料由市县区相关排演单位提供)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