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播报”推出首期节目,吴凡谈春季体重管理“加减乘除”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21 10:24 1

摘要:4月17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市疾控中心等提供技术支持,全新推出的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推出首期节目。

4月17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市疾控中心等提供技术支持,全新推出的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推出首期节目。

首期节目特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过敏和免疫科主任骆肖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崔松三位专家,围绕春季健康热点问题,从体重管理、过敏防护、中医养生三方面为市民提供权威科普指导。

春季是体重管理的重要窗口期。作为《市民体重管理知识手册》编写专家委员会主任,吴凡介绍,手册采用“百问百答”形式,梳理市民关心的100个问题,涵盖体重管理基本知识、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作息心态及医疗干预等内容,并附加10个误区分析和10个实用锦囊。例如,“千金难买老来瘦”并非科学,老年人需保持适宜体重;减肥应避免盲目依赖药物,重视生活方式干预。

针对日常体重管理,吴凡提出了简单易记的“加减乘除法”策略。“加法”注重科学运动、充足睡眠与规律作息。成年人每周应进行3次力量训练,如深蹲、平板支撑等,同时保证每日步行6000步以上,且每天要保证6-8小时睡眠,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

“减法”旨在控制热量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约啤酒瓶一瓶盖),用油不超过25克(约2.5瓷勺),添加糖低于25克(喝一罐可乐即超标40%),同时要限制高脂食品摄入。此外,干果薯片、“0”糖食品等,也应关注食品标签上的能量。

“乘法”倡导科学方法,采用“阶梯式进食法”,确保事半功倍。比如,用餐讲究顺序。餐前先喝一小杯水,再吃蔬菜,然后是鱼蛋肉等优质蛋白,最后吃米饭粗粮等碳水。要细嚼慢咽,尽量吃得慢一些,因为大脑接收饱腹信号有延迟。

“除法”则是消除不良习惯,如熬夜、情绪性进食等,坚持“长期主义”的健康生活方式。比如,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情绪压力同体重密切相关,不仅会引起情绪性进食,而且会导致体内激素改变,增加脂肪存储。

吴凡特别指出,肥胖有单纯性肥胖与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单纯性肥胖由热量摄入过剩引发,占肥胖的90%以上,通过饮食调控结合科学运动可以改善。继发性肥胖主要是源于内分泌疾病或药物副作用,需优先治疗原发疾病。体重管理应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医学手段仅作为辅助。

春季花粉过敏问题也备受市民关注。骆肖群介绍,过敏原主要为风媒花粉,如悬铃木(法国梧桐)、杨树、柳树等,与城市绿化植被密切相关。过敏症状可累及鼻、眼、呼吸道及皮肤,严重时甚至引发休克。她建议市民若出现眼痒、鼻塞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过敏原,并采取四项防护措施:

其一,关注花粉浓度预报,避免晴天、大风时段外出,优选清晨、傍晚或雨后活动;其二,居家关闭门窗,使用花粉过滤净化器,定期清洁减少花粉积聚;其三,外出佩戴口罩、防护眼镜,穿戴密织深色衣物;其四,活动后及时更换衣物、清洗身体,冲洗鼻腔及眼睛。

针对日光性皮炎,骆肖群提出“ABC防晒原则”:Avoid(避免日晒)、Block(遮挡防护)、Cream(防晒霜)。她强调,紫外线防护需全年坚持,阴雨天亦不可忽视,高原、水面等高辐射环境更应加强。此外,春季光敏性蔬菜如菠菜、苋菜等可能诱发皮炎,建议适量食用并减少暴晒。(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