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分手清单》:豆瓣5.2分vs猫眼8.8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7-06 19:06 1

摘要:2025年暑期档,田羽生导演的《分手清单》以1.96亿票房成为爱情片黑马,却在口碑上呈现荒诞分裂:豆瓣5.2分的差评与猫眼8.8分的力荐形成刺眼对比。这部由欧豪、曾梦雪主演的都市爱情片,用"分手前必须完成五件荒唐事"的设定,撕开了当代年轻人爱情观的断层——有人

引言:一面骂烂片一面哭到窒息的分裂式口碑

2025年暑期档,田羽生导演的《分手清单》以1.96亿票房成为爱情片黑马,却在口碑上呈现荒诞分裂:豆瓣5.2分的差评与猫眼8.8分的力荐形成刺眼对比。这部由欧豪、曾梦雪主演的都市爱情片,用"分手前必须完成五件荒唐事"的设定,撕开了当代年轻人爱情观的断层——有人骂它"狗血套路",有人哭着说"这就是我的人生"。

电影速览:一张清单引发的爱情解剖实验

基本信息

导演:田羽生(《前任》系列)、夏雨

核心设定:相恋三年的情侣必须完成"分手清单"才能告别,包括"餐厅脱衣""纹对方名字""扔光珍贵物品"等极端任务

市场表现:1.96亿票房,20-29岁女性观众占比68%,情侣观影率45%

评分奇观:豆瓣5.2(好于25%爱情片)vs猫眼8.8(97万人评分)

剧情梗概

马天泽(欧豪 饰)与夏沫(曾梦雪 饰)在大城市打拼三年,从热恋到冷战。为给感情画上句号,他们启动热恋时定下的"分手清单":在米其林餐厅边吃边脱衣、砸碎对方最珍视的奖杯、纹上彼此名字……在完成这些荒诞任务的过程中,两人被迫回顾创业失败、职场歧视、信任崩塌的三年,最终在"删除所有记忆"的终极任务前,重新审视爱情与成长的代价。

口碑战场:爱它的人哭晕,恨它的人骂娘

赞誉之声(猫眼观众热评):

现实暴击的情感共鸣"扔掉对方十件珍贵物品那段,我和前任也做过类似的事。他摔了我的考研资料,我剪了他的吉他弦——电影里每一个歇斯底里的瞬间,都是现实里不敢宣之于口的痛。"(@柠檬汽水不加冰)

仪式感拯救爱情叙事"在身上纹对方名字的特写镜头,欧豪颤抖的手和曾梦雪含泪的笑,比《前任3》吃芒果更戳人。原来分手也需要仪式感,就像给逝去的爱情盖棺定论。"(@律师张明明)

演员演技的共情力曾梦雪在雨中撕心裂肺的哭喊"我已经没有力气再爱了",被观众称为"年度分手名场面";欧豪将创业失败后的颓废与不甘,演绎得"像极了被KPI压垮的自己"。

争议之声(豆瓣长评犀利批评):

剧情空洞如流水账"清单任务堆砌成闹剧:餐厅脱衣像行为艺术,扔奖杯缺乏情感铺垫,文身戏强行催泪。126分钟的电影,有60分钟在播放伤感BGM和慢镜头,真正的感情细节却一笔带过。"(@梦里诗书)

人设悬浮脱离现实"马天泽上班接私活被举报后竟竞聘小组长,夏沫明知男友破产还坚持买奢侈品——这些违背逻辑的行为,只为制造冲突而存在。现实中的分手从不是狗血抓马,而是沉默的耗尽。"(@比万大魔王)

《前任》套路的重复消费"从《前任3》的'体面分手'到《分手清单》的'仪式告别',田羽生十年如一日贩卖焦虑。换汤不换药的都市男女困境,连吵架台词都似曾相识。"(@孤霜)

导演的野心:用荒诞解构成长之痛

田羽生在成都路演中坦言:"这部电影不是教你分手,而是教你如何与遗憾和解。"他试图通过以下三层表达突破爱情片套路:

生存压力下的爱情异化
马天泽创业失败后隐瞒失业状态,夏沫为省钱将正品香奈儿换成高仿——这些细节直指"毕业即分手"的现实:当爱情撞上房租、KPI和原生家庭,再深的感情也会被现实磨平。

Z世代的情感清算仪式
参考日本"断舍离"文化,清单任务实则是"情感断舍离":扔掉对方物品=告别共同回忆,纹身=永恒印记的反讽,删除联系方式=完成心理脱敏。这种仪式感精准击中年轻人"需要 closure"的情感需求。

性别视角的微妙平衡
夏沫从依附男友的"小女人"到拒绝求婚的独立女性,马天泽从大男子主义到学会道歉——导演试图跳出"男性凝视",展现双方在关系中的成长阵痛。

观众热议:这届年轻人到底在吵什么?

#情侣看完分手#:微博话题下超10万条讨论,有情侣因"是否会完成清单"吵到冷战,也有人看完后给前任发去"谢谢"

#当代爱情生存白皮书#:豆瓣小组总结电影三大启示:①不要和伴侣合伙创业 ②及时沟通比仪式感更重要 ③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田羽生式BE美学#:结局两人偶遇时的车窗对视,被网友制成"成年人的告别"表情包,配文"恭喜发财,各自安好"

结语:爱情片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爱情

《分手清单》的撕裂口碑,本质是两代人爱情观的碰撞:70后骂"矫情",80后叹"真实",90后哭"扎心"。当马天泽最终撕掉求婚戒指,当夏沫独自走过漆黑小巷,我们突然明白:田羽生拍的从来不是爱情,而是每个在大城市挣扎的年轻人,不得不面对的成长命题

"有些爱注定要成为养分,让你长成更强大的自己。"

来源:蚁族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