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公历9月24日,农历八月初三,是秋分节气的第二天,同时,在旧时民间这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是我们家家户户都熟悉的“灶王爷诞辰”。
今天是公历9月24日,农历八月初三,是秋分节气的第二天,同时,在旧时民间这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是我们家家户户都熟悉的“灶王爷诞辰”。
在旧时民间,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举行祭拜活动,祈求灶王爷保佑家庭平安、丰衣足食。
例如,在《清嘉录》中就有记载说:“八月初三日,为灶君生日,家户具香蜡素馐,以祀天王堂及福济观之灶君殿。进香者络绎终日”。
这句记载的意思是说,每到农历八月初三这天,是灶王爷的生日。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香、蜡烛和没有荤腥的清淡食物,去“天王堂”和“福济观”里的灶君殿祭拜灶王爷。这一天里,去那里烧香祈福的人从早到晚都没断过,一直来来往往的。
灶君就是我们民间常说的“灶王爷”,传统里认为他负责管家里的饮食和平安,会保佑一家人丰衣足食,是被旧时人们认为是最贴人间烟火气的神。
关于灶王爷,老辈人说,灶王爷原本是普通人,还是个特别孝顺的儿子。有一次,他母亲遇到危险,他为了救母亲,不顾一切跳进火里牺牲了。天上的天帝被他的孝心打动,就封了他一个叫“东厨司命”的神位,还让他住进老百姓家的灶台边,专门记录这家人做的好事和坏事。
我们平时看到的灶王爷画像里,他大多是和蔼的中年男人模样,穿着红色的官服,手里拿着一块笏板(古代官员上朝用的板子),有时候身边还站着灶王奶奶。画像两边总会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十个字——其实就是人们想让灶王爷上天时多说说家里的好话,回到凡间后能保佑一家人平安。
在旧时,每到灶王相关的日子,主妇们总会早早起身,把灶台擦拭得一尘不染、锃光发亮。供桌上要仔细摆上黏糊糊的糖瓜、麦芽糖,再放上刚出锅、还带着热气的发面饼——糖是想让灶王爷上天后多替家里说些好话,发面饼则是特意为他准备的路上干粮。
当然,我们现在对这些习俗文化已经淡化了,但作为一种文化传承,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另外,农历八月初三,通常处在秋分节气前后,这个时候正是一些农作物即将成熟收割以及播种越冬作物的时候。因此,旧时人们也会通过这天的天气情况来判断天气走势和收成。
例如,在旧时民间就有“八月初三灶王诞,天晴丰收好年景”、“八月初三参北斗,有雨必定愁”等一些农谚,意思是说,人们希望八月初三这天是个晴天,有利于作物获得丰收,而不希望看到阴雨天气。
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作物都将要成熟了,出现连续的阴雨,可能会造成作物出现倒伏、霉烂和发芽等一些情况,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往往会给农人带来损失!
此外,在《抱朴子》中也有记载说:“八月初三,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
这句记载的意思是说,过去的人们认为,灶王爷常年待在家里,清楚一家人的言行,他会定期上天“打小报告”,说这家人做了哪些不好的事。
“纪”和“算”是计算寿命的单位,要是这家人犯的错比较大,就会被减去“一纪”的寿命(一纪等于三百天);要是犯的错比较小,就会被减去“一算”的寿命(一算等于三天)。
今日八月初三“灶王爷”诞辰,记得:1要扫、2不吵、3要吃。都是指什么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图个安心和吉利!
一、1要扫按旧时传统,八月初三灶王爷诞辰这天,也需要把厨房或者家里的卫生好好打扫一遍,给其留个好的印象,也算是给灶王爷打个招呼了。
二、“2不吵”老辈人认为,八月初三灶王爷诞辰这天,厨房里过于脏乱和争吵等,都是对灶王爷有失恭敬的表现。
所以,我们这天最好不要吵架,心平气和,创造和谐的氛围,才可以纳福纳祥,留住福气。
在旧时,小年这天人们会吃灶糖,让灶王爷多美言;南方一些地区会是煮汤圆,象征着“甜甜蜜蜜,团团圆圆”;北方小年夜则是要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八月初三灶王爷诞辰这天,人们也要煮锅甜汤或者备些甜食,讨个 “说好话” 的好彩头。
今日八月初三灶王爷诞辰,祝愿大家:“灶神常护烟火旺,家家岁岁食味香,平凡日子皆安康。”
来源:民俗科普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