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的Instagram官方账号评论区依旧关闭着,没有一句正式道歉,只有9月23日采访里那句“台词太多没细看”的回应在网络上流传。
9月24日,全智贤新剧《暴风圈》辱华风波发酵的第7天。
她的Instagram官方账号评论区依旧关闭着,没有一句正式道歉,只有9月23日采访里那句“台词太多没细看”的回应在网络上流传。
此时的她,已经失去了三大奢牌代言,被官媒点名批评,新剧口碑崩盘,十年老粉集体脱粉,中国市场的大门彻底对她关上。
有人翻出当年张娜拉因“没钱就去中国赚”被封杀的旧事,对比之下发现全智贤的结局更惨。
张娜拉至少还公开道歉过,而全智贤从9月18日剧集在中国上线引发争议开始,始终用沉默应对一切。
这不仅是她的态度,更是中国市场对底线的坚守。
9月24日,业内传来消息,全智贤刚成立的个人经纪公司股价暴跌27%,投资者在公告板集体喊话“开记者会道歉”。
但她却像是没事人一样,从不回应。
她本来还指望靠《暴风圈》这部新剧翻身,填补丈夫崔俊赫150亿韩元的投资亏损,现在不仅这个希望破灭,连之前的积累也化为乌有。
更现实的是,她后续的影视邀约已全部暂停,刚起步的公司陷入绝境。
这一切都是9月18日《暴风圈》第四集播出的内容。
剧中把香港棚户区伪造成“2025大连”,用灰暗滤镜表现,反派全员说中文,台词里有“中国偏好战争”的表述。
甚至有印有五角星的红地毯被反复踩踏的镜头,导演还要求演员“用力跺”。
更过分的是,剧中反派手持古代诗集,称李白《静夜思》是“朝鲜半岛古代诗人的作品”,全智贤饰演的角色点头默认。
争议很快冲上微博热搜,网友进入全智贤代言的品牌评论区施压。
9月19日,伯爵率先行动,淘宝首页连夜撤下她的代言人海报,线下门店火速更换宣传图,官网首页和社媒照片也全部清空。
有网友发现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还有她的巨幅广告牌,纷纷上传现场图催促清理。
又过了一天,海蓝之谜也紧急清空微博和她有关的所有物料,直播间紧急下架“智贤同款”标签。
但它一开始只删除了中国地区的内容,海外账号还留着,被网友痛批后,9月21日又删掉了海外的宣传物料。
同一天,LV在网友20小时的持续施压后,终于删除中国区宣传内容,可海外账号物料依旧保留,“中外双标”的批评声铺天盖地。
国货科沃斯也在9月20日发声明,称与全智贤的合作年初就结束了,彻底堵死她的回流可能。
有业内人士算了一下,仅这三大奢牌的违约金和未结代言费,就已让全智贤损失1.2亿人民币。
这是风波发酵后,全智贤收到的第一个噩耗。
她可能没想到,这才只是一个开始。
21日的时候,《人民文娱》也发文点名批评《暴风圈》,称其“夹带私货”“不断出现让人不适的台词和人物形象”,还提到“没有尊重的演绎,即便曾有再高人气、再好人设,也只能毁于一旦”。
这番话被视作官方对事件的定性,成了压垮全智贤的第二记重锤。
官媒发声后,连锁反应开始出现。
迪士尼+连夜召回所有待播韩剧重审,国内影视圈启动“韩星自查机制”。
原定十月开机的合拍片火速更换女主,某卫视紧急撤下《蓝色大海的传说》重播计划,连韩国文化振兴院都悄悄把“东北亚市场”改成“全球市场”。
全智贤成了韩娱圈的“过街老鼠”,没人敢再和她扯上关系。
与此同时,《暴风圈》的口碑彻底崩盘。
9月18日争议刚爆发时,豆瓣评分还是7.1,到9月21日已经暴跌至4.2,一星差评刷屏。
信息来源:环球网2025-09-20——韩国女星全智贤相关代言广告已被撤下!此前主演韩剧《暴风圈》台词和画面引争议,引发中国网友强烈抵制
有网友晒出当年《来自星星的你》的周边,对比现在的辱华剧照,直言“滤镜碎成渣”。
这是第三个噩耗,她的影视资源全黄了。
然而,这还没完,自9月22日开始,全智贤的粉丝群出现大规模脱粉。
超话里,连续签到1000天的老粉晒出脱粉宣言,表示“粉的是尊重中国的全智贤,不是吃饭砸锅的白眼狼”。
有人扒出2011年她和李冰冰在戛纳宣传《雪花秘扇》时的视频,李冰冰主动互动,她却歪头托腮、眼神飘向远处,一副冷淡模样。
信息来源:新浪娱乐2011年05月17日——《雪花秘扇》戛纳亮相 李冰冰全智贤秀亲密(图)
结合此次事件,网友终于明白“原来不是高冷,是打心底里的轻蔑”。
她的社交账号评论区被“道歉”“滚出中国”刷屏,十年积累的好感一夜清零。
这第四个噩耗,比资源丢失更致命,彻底摧毁了她的口碑根基。
面对这一切,全智贤的团队9月20日只回应了一句“演员不参与剧本决策”,9月23日的采访里又说“台词太多没细看”。
可没人忘了,她7月刚成立个人经纪公司,对剧本选择、公关处理有绝对的自主权,接戏和不道歉都是她自己的决定。
9月24日,距离风波爆发已经过去7天了。
全智贤参演的电影《暗杀》从央视六套节目单里消失,这说明中国市场彻底向她关闭。
从《来自星星的你》40亿播放量,到《蓝色大海的传说》50亿播放量,从手握14个国际品牌代言、中国市场贡献超60%广告收入,到如今品牌切割、官媒批评、口碑崩盘、粉丝脱粉,她只用了7天。
有人说,她是为了还债才急着接戏,可这不能成为触碰底线的理由。
中国市场能把她捧上顶流,也能在她不尊重这片市场时,让她跌落深渊。
7天的沉默,已经给出了最终答案。
全智贤的事情,让所有想要在中国发展的明星明白,尊重是底线,越界必遭反噬。
来源:栗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