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虽然次次挑衅都失败,但次次都要夸大自己的“胜果”,宣称取得了“胜利”。比如,在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中,印军就抢先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这次冲突导致了解放军“伤亡上百人,其中死亡45人”,而印军则只有20人伤亡。
由于印度一直野心勃勃,所以中印边境始终不太太平,基本上每隔几年中印边境都会爆发冲突,而且基本上都是印军主动挑衅。
印度虽然次次挑衅都失败,但次次都要夸大自己的“胜果”,宣称取得了“胜利”。比如,在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的冲突中,印军就抢先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这次冲突导致了解放军“伤亡上百人,其中死亡45人”,而印军则只有20人伤亡。
但很快,我们就知道,事情根本不是印军所宣称的那样,而且,随着更多冲突现场照片曝光,我们完全可以推测,现场的情况可能比印军所说的更加惨烈。
· 中印边境冲突不断
印度野心勃勃,对于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总是百般觊觎,这导致数十年来,中印边境其实没有真正“太平”过,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也没有划定。
其实,中国人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印度方面是哪里来的勇气,觉得自己可以继承“英国殖民者的权益”,并强迫中国同意他们对中国领土的侵占的,更想不明白,在上世纪60年代,印度方面怎么有勇气挑衅中国,试图用武力强占我国领土的。
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中印边境太平了一段时间,两国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但印度方面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每隔几年都会蓄意挑起冲突,想从我们身上捞点好处。
近年来,我们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2020年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了。在那年6月的冲突中,印军蓄意挑衅,跨过实控线进行非法活动。驻守当地的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张开双臂挡在前方,试图与印军进行交涉。
但印军却暴力攻击我军官兵,最终引发了中印双方的激烈冲突,导致双方的人员伤亡。在我国官方公开报道和确认此次冲突前,印度方面抢先大肆宣扬自己的“胜果”,宣称他们以“20人伤亡”的代价,让解放军“伤亡上百人”,其中“45人已经死亡”。
而且,印度媒体还宣称,印军的伤亡大多数是因为“不熟悉地形,失足坠落”,其中,这次冲突的指挥官桑托什-巴布上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失足坠崖身亡”的。
不过,很快这些消息就被证实完全是印军“自吹自擂”,根据我国官方确认,在这次冲突中,我军共付出了四死一重伤的惨重代价,其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肖思远和王焯冉在交涉和激烈斗争中英勇牺牲。
相较而言,印军方面则有20人死亡,印军蓄意挑衅、以多击少,仍然付出了更加惨重的代价,足见解放军的英勇。
但是大家以为这就是印军付出的全部代价吗?其实也并不是,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现场照片的曝光,人们发现,印军不仅是蓄意挑衅,伤亡可能远比他们公布得更加惨重。
· 印度利用美国情报偷袭失败
2023年的时候,印度资深国防记者马尼什·普拉萨德曾经公布过一组2020年中印边境对峙时期的军事影像资料,在这一组照片中,一张照片很清晰地显示出,印军已经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装甲部队,数十辆T-90S主战坦克已经进入战斗位置,火力完全可以覆盖到我国边防部队所在的位置。
外界据此推测,印度在当时确实已经做好了中印进行大规模冲突的准备,这也证实了此前印军方面透露的消息,即2020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是印军的蓄谋已久的,并且他们还为这次行动取了一个“雪豹行动”的代号。
媒体报道称,为了将解放军从中印边境的实控线上击退,进一步强占我国领土,印军专门制定了“雪豹计划”,从印军18个营中挑选出精锐步兵,准备在边境“一举击败解放军”,而制定这一计划的就是印军第14军第3步兵师师长阿比吉特·巴帕特少将。
印媒声称,“雪豹行动”的第一步就是派遣16营优势兵力从加勒万河谷东进,在击溃实控线上的“少量解放军”后,印军主力就会迅速行动,扩大缺口、侵占中印边境东段的我国领土,并达成“既定事实”。而且,印度方面觉得自己可以用冷兵器来达成这一目的,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中印曾有约定,在边境线上只能使用冷兵器,以免冲突扩大,印度也不想在计划的第一步时,就引起解放军的“警惕”,导致计划失败。
印军计划的第二步,则是由印度陆军第14军精锐254装甲旅,带着自己的T-90S主战坦克和BMP-2步战车备战,一旦军事冲突扩大化,254装甲旅就会加入战斗。
而且,美国媒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还曾在2023年发表过一篇独家报道,声称印度挑起冲突的背后其实是美国的支援。
这篇报道声称,根据2020年印度和美国签署的“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美国和印度实现了“情报共享”。印度方面正是拿着美国所提供的解放军前线部署情报,分析出解放军巡逻规律、人员配备等相关情报,为他们的偷袭做好了准备。此外,这篇报道也显示,在2022年中印边境的冲突中,美国也为印度提供了不少情报。
可没想到的是,印军的计划在第一步就受到了重挫,被解放军以少胜多、彻底击败。但或许印军也不能说是被解放军“一击即溃”的,因为在冲突尚未结束的时候,印军已经派出了一批T-72坦克以及步兵战车到冲突现场附近,与我军对峙,还集结T-90S主战坦克试图找机会再度偷袭。
不过,没想到的是,我国大批99A迅速赶到现场,让印军瞬间“丧失了斗志”,只能“举手投降”,十分丢人。
更让印度方面觉得“丢人”的是,随着更多现场照片的曝光,人们发现,印军的伤亡数量可能远比他们所宣称得要多。
· 伤亡惨重,但仍认不清真相
2023年公布的新一批照片拍摄的是,解放军在用冷兵器击溃印军,并清点战场、收拢尸体之后的场景。在这批照片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印军尸体堆满地,仅几张照片中显示的死亡人数可能就不止20人。
而一些关于印军俘虏的照片显示,印军被俘虏的至少有1个排以上的士兵,远远不止印军所宣称的10人。而且,这些印军基本上被打得十分凄惨,双手抱头跪在地上,丑态百出,与印军宣称的“伟岸形象”完全不符。
此外,一些资料显示,在我军缴获的印军物资中,包括一名印度锡克族士兵的单兵装备和随身物品,包括他的一本日记。这本日记中写满了他对印军的抱怨,包括天气寒冷、让人根本受不了,在“拉达克”地区根本吃不饱,一餐只能吃一碗汤糊糊、几个小薄饼等。
印度也有媒体根本不相信印度军方的所谓“战报”,表示印军估计有数百人受伤,超过200人被俘虏,死亡人数也“至少超过50人”,俘虏中还包括1名中校、3名少校。他们还爆料称,加勒万河谷冲突现场最高指挥官桑托什-巴布上校根本不是因为地形不熟、坠崖身亡的,而是在冲突中被解放军“直接击杀、当场死亡”的。
但是印军怕丢人,根本不敢说出来,才会找出这么一个拙劣的借口。因为印军之所以会选择加勒万河谷挑起冲突,就是因为他们对于此处的地形“十分熟悉”,才想借着熟悉地形和兵力的优势,战胜解放军。
没想到的是,桑托什·巴布上校居然被解放军“擒贼先擒王”当场打死,还追着印军基层指挥官穷追猛打,终于导致印军彻底崩溃,印度士兵落荒而逃,在逃跑过程中慌不择路、掉入河谷中摔死。
可以说,印度的这场偷袭是以惨败告终的,而这次冲突也导致中印两国关系断崖式下跌,军方交流停滞。
直到最近,双方才真正开始恢复接触,但双方仍然没能真正建立互信。因为实际上,印度上层人士似乎仍然没有认清中印边境冲突的真相。
媒体报道显示,印度一名著名的大学教授、前任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成员,仍然四处宣扬是“中国在2020年突然在边境地区增兵,挑起加勒万河谷冲突”的说辞。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中印关系恶化的真相,还是装的。
但很明显的是,如果印度上层人士都对中印关系持有此类错误的看法,那么中印之间确实很难建立互信,边境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印度始终不明白,中国不反对亚洲多极化,无意“主导亚洲”,所以印度根本没有必要为了实现“多极亚洲”而联合其他国家制衡中国。
或许,只有等到印度对中国有了正确认知的那一天,中印关系才能真正改善,不管怎么样,我们也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因为和平发展才是我们未来要走的道路。
参考资料:
来源:作家杨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