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学好语文,语文是国人的母语。绝大多数的省份中高考语文满分均为150分,与数学和英语合称为三大主科,在总分中的占比达到了20%左右,所有科目中占分比重较高的学科之一。
作为中国人,必须要学好语文,语文是国人的母语。绝大多数的省份中高考语文满分均为150分,与数学和英语合称为三大主科,在总分中的占比达到了20%左右,所有科目中占分比重较高的学科之一。
相比数学和理综这样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考试科目,语文的成绩会更加偏向于静态化的调整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学生语文成绩大多都能取得110~120分左右,顶尖的学生可以冲刺130分以上,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可能在80分左右。
语文其实是拉开与其他人分数差距的关键基础,部分高校的强基计划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和专项计划中明确要求对于新生的语文要求会更加严格,要求语文单科成绩不得低于120分。我们成绩必须进入前省前10%。尤其是那些将来想要报考文史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语文能力是筛选优秀人才最基本的要求,需要学生好好学习语文科目,应对各种复杂的挑战。
2026年高考语文题型“更新换代”,难度再次提升,考生如何接招?
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
2026年高考语文试题中会加强对于各种文本信息的处理能力训练,就比如文言文材料中会多增加一些对比的阅读以及信息类的复合文本阅读,注重提炼不同文本的共性和差异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要熟练性的掌握不同类型的文本阅读技巧和解题的思路,才能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帮助学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体型的变化。高考语文选文时会涉及到科技以及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需要学生增加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扩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课本是复习的根本高考考试中有接近60%左右的内容都出自于书本中的知识,只不过通过不断变化和更新以另一种方式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考生需要明确材料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梳理并应用于课本的知识,将课本经典的文章论文以及书法与课外实践相互结合。
考生要多多关注于古文的翻译以及文化常识的积累,提高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这都有助于应对文言文的阅读和各种题型的学习。
面对高考语文题型的改革,学生该怎么做?
想要在语文这门科目中取得较为优异的分数,学生一定要尽量改掉传统的老套式的复习方式,要提高自己的阅读判断能力,写作时一定要更加坚固与情感的共鸣,多多积累素材,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虽说高考语文试题发生新变化,但考察的核心内容仍然在书本知识和课堂知识的范围内,考生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被政策的改革影响,避免过度的焦虑,要以稳定的状态迎接这场考试。要对自己坚定信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应对各种题型的变化,若学生始终处于抑郁的状态的话,不仅会影响考试成绩的发挥,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来源:趣说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