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人才已成为城市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在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进程中,兰州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兰州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道理,着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产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灵活、辐射范围广泛的西北
面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人才已成为城市发展提档升级的关键。在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进程中,兰州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兰州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道理,着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产才深度融合、体制机制灵活、辐射范围广泛的西北人才集聚高地,加快推进人才强市建设。
近年来,兰州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既有真金白银大手笔,亦有真心实意小细节,涵盖了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多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服务体系。这些政策如同一块块磁石,吸引着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纷至沓来,为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倍增计划 启动百万青年筑梦之旅
2024年,兰州市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行动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若干政策》。“兰州市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作为上述政策中的一项重要人才新政,提出“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吸引留住20万名大学生来兰就业创业”的目标。倍增计划涵盖扩大产业性岗位供给、鼓励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给予房票补贴等13项措施。2024年,全市人才总量达到49.52万人,较2018年增长22%,为纵深推进强省会行动、加快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兰州篇章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据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兰州市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主要包括13个方面的内容:扩大产业性岗位供给、增加政策性岗位数量、广泛开展招聘引才活动、鼓励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扩充青年公寓规模、设立青年人才驿站、建立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兰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给予社保补贴、给予公积金补贴、给予就业见习补贴、给予房票补贴。记者注意到,这13项内容不是大而化之的,而是非常具体的,有详细的数据和目标,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易懂好用。
其中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兰创业方面,高校毕业生最高可申请5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并按贷款实际利息50%给予贴息,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合伙创业的可按符合条件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上限之和的110%,给予最高400万元贷款额度支持;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创办小微企业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兰州市在支持高校大学生创业这一块儿,政策和金融支持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这笔贷款解决了我初创期的资金短缺问题。”在兰创业两年多、从事兰州牛肉拉面电商行业的兰州财经大学毕业生李炜成告诉记者。
此外,为广纳人才,我市每年重点组织50场左右综合性招聘引才活动,其中,市级层面定期举办“黄河之滨也很美”大型人才交流会,兰州新区组织“千企万岗”人才交流会2场以上,兰州高新区、兰州经开区分别组织5000岗以上招聘会2场以上,主城四区分别组织 3000岗以上招聘会4场以上,其他县区和功能区分别组织1000岗以上招聘会4场以上。前不久召开的“黄河之滨也很美”兰州市第三届(2025年春季)大型人才交流系列活动线上线下共为1275家企业提供用工招聘服务,提供近3万个岗位,吸引2万余人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111人,直播带岗观看量达到7.72万人次。可以说,通过创新举措、汇聚资源、精准服务,全市就业环境正在持续优化。
真金白银 解决青年创业后顾之忧
引进人才是开始,留住人才是关键,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必须切实解决“后顾之忧”,如何让人才专心干事创业、全身心投入城市发展建设?
为此,兰州给出的答案是:通过发挥政策牵引效应,全面升级就业、住房、社保、公积金、创业贷款等方面支持政策,让各类人才有获得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留兰就业创业,就这样,一大批优秀聪明才智竞相涌流。
给予房票补贴便是“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其中一项重要支持政策。按照政策规定,对新来兰州企业全职工作或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博士生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硕士生,在兰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10万元房票补贴。已累计发放“人才房票”73张,涉及在兰央企、民营企业和各类自主创业人员共计73人,共计补贴费用910万元。
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博士生苏丹,正是首张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房票获得者之一,目前已在兰州注册成立科技创新企业,从事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创业活动。凭着30万元面额的“兰州市人才房票凭证”,购房时直接抵扣了相应金额。“这个政策对于我们创新创业的青年人员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后盾,也能让我们在兰州安心发展,认真工作。”苏丹坦言。
不少年轻人怀着对兰州的好感和期待,前来求职就业,希望在这座城市落脚扎根。兰州青年人才公寓(驿站)致力于为他们提供有人情味儿、有温度的服务。
此前,记者走访了兰州市多个人才公寓,只见60平方米的公寓内彩电、冰箱、洗衣机、燃气灶等家电厨卫设施一应俱全,能够真正实现了人才拎包入住。
城关区伏龙坪街道民族村的驻村干部王芸,在山东大学硕士毕业后,于2022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兰州工作。“参加人才引进时,注意到兰州市为引进人才提供公寓这项政策,这一点对我们外地来兰工作的青年非常友好,省去了一大笔租房的开销,也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更加专注地投入工作。”王芸说。
同样,毕业于兰州大学的马磊,在就业抉择时,毅然选择留兰工作。在了解到人才公寓政策后,他第一时间提交了入住申请,很快便入住位于城关区华鼎·中央都会的人才公寓,公寓周边交通方便、生活便利,为青年人才营造了安身、安心、安业的良好环境。“相信有政策助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在兰州落地生根,为兰州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马磊表示。
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金谷宾馆的青年人才驿站,房间宽敞明亮,不仅内部配有独立卫浴、空调等齐全的生活设施,且选址多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除了提供免费住宿,驿站还整合多方资源,设有岗位推荐、创业就业政策支持等增值服务,帮助青年快速融入。
李勃深是入住青年人才驿站的受益者之一。在他看来,青年人才驿站不只是为求职青年提供一张床、一间房,更重要的是助力他们顺利就业,在兰州长期发展。“这个驿站的服务人员也特别热情友善,从申请到入住,整个过程都让我感觉十分满意。而且离我面试的单位也很近,通勤非常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一系列举措,让我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也坚定了我在兰州扎根发展的信心决心”李勃深说。
据了解,兰州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统筹用好政策性租赁住房、政府闲置资产等资源,筹建专家公寓100套,筹集青年公寓房源945套,推动建成人才公寓1182套,着力构建立体化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同时,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站25家,新建青年人才驿站21家,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在兰州就业创业的住房需求。
双向奔赴 城市与人才各得其所
2024年,即将毕业的兰州交通大学博士石芙蓉得知兰州市正在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她加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投身于光伏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科研资源,还有对人才的重视和支持,让我选择留在兰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兰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石芙蓉表示。
兰州市始终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真心实意招才引智。2024年,兰州市共吸引5.9万名大学生留兰就业创业。尤其是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发布用工岗位44.32万个,提供政策性岗位1万余个,举办“黄河之滨也很美”等综合性招聘活动934场次,建成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25个,发放小微企业招用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60.83万元、就业见习补贴545.63万元。通过创业扶持,“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梯级创业平台体系已初具雏形。
丑萌欢乐的“绿马”、情绪价值拉满的爆款“麻辣烫”花束、各式各样的毛绒文创产品……在甘肃省博物馆的“不正经”文创背后,有这样一支充满活力、怀揣梦想且创意无限的团队——东方密语文创团队。这支年轻的文创团队共有105人,其中大部分人都是90后、00后的甘肃人,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热爱,这样一股年轻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便有了建设家乡的强劲动力和蓬勃活力。多年来,他们为了甘肃省博物馆设计开发了2000余件文创产品,涉及产品品类200余种。正是在他们的头脑风暴下,甘肃省博物馆近年来各类文创产品魔性出圈,风靡全国。
招揽人才,绝非仅靠丰厚物质激励,要想让人才留下来,关键在于看得见的发展机会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重要的是在工作、生活、情感上给予全方位的关怀。近年来,兰州市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城市环境,不断厚植人才“近悦远来”的沃土,让好环境成为留住人才的“强磁场”。从保护母亲河的生态治理,到提升城市品质的文化建设项目,再到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兰州正以更开放的格局和包容的胸怀,营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最美人才栖所,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兰州、向往兰州、热爱兰州、扎根兰州。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南永涛 文/图
来源:观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