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吓坏”了市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11:22 1

摘要:指数终于迎来了像样的调整,最近每天的持续拉升,很多人都忘记了回调是什么样子了,不过我昨天的分析应该还历历在目,当NVDA突然暴涨的时候,往往回调可能也就不远了。

指数终于迎来了像样的调整,最近每天的持续拉升,很多人都忘记了回调是什么样子了,不过我昨天的分析应该还历历在目,当NVDA突然暴涨的时候,往往回调可能也就不远了。

「NVDA现在市值规模这么大,这家公司只要一涨,那就会虹吸市场流动性,如果NVDA短期想要突破185美元的阻力位,那其他板块可能都会被吸走流动性。等NVDA涨不动的时候,立马就是带崩大盘,这个位置的NVDA最好的走势是横盘震荡,而不是突然的暴涨」。

昨天的NVDA走势并不算好,前一个交易日刚刚大涨4%,一度逼近突破185美元的阻力位,昨天就迎来接近2.8%的跳水,很大程度上这种「没突破」和「跳水」,还是因为市场对左脚踩右脚的一种担忧。看上去投资的好处非常多,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这非常像是经济学上一坨屎的故事,两个经济学的学生A和B走在路上,突然他们注意到路边上有一坨屎。A突发奇想对B说:“你要是吃了这坨屎,我就给你五千万。”

虽然这个提议非常令人不快,但是B为了金钱的诱惑,毫不犹豫地吃下了那坨屎。A履行承诺,掏出支票将五千万交给了B。尽管他们得到了巨额的财富,但心里却都有了一块疙瘩。

A心想:“我只是让他吃了一坨屎,就给了他五千万,真不值得。”而B则在心里默默地想:“我吃了一坨屎,才换来五千万,真不值得。”这个交易困扰着他们,他们感觉自己被对方利用了。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在他们继续前行的路上,又出现了一坨屎。这一次,B决定向A进行报复,他说:“如果你也吃了这坨屎,我也给你五千万。”A看到这个机会,可以弥补之前的损失,也毫不犹豫地吃下了那坨屎。

然而,当他们回过头来反思时,他们都意识到这一切似乎不对劲。他们并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好处,却都吃了一坨屎。于是,他们决定向他们的经济学导师寻求解答,分享这个荒谬的经历。经济学导师听完他们的故事后,激动地喊道:“天啊,你们知道你们刚才做了什么吗?你们创造了一个亿的GDP!”

在这个故事中,虽然只是一坨屎,但它代表了一次交易,这个交易涉及了金钱的流动和价值的转移。当A给B五千万的支票时,这个转移被计入了GDP中。同样地,当B要求A也吃下一坨屎并给予五千万的回报时,这个交易再次引发了金钱的流动和价值的转移,被计入了GDP中。

尽管故事中的情节荒谬离奇,但它通过夸张的手法引发了对消费驱动经济和GDP的思考。A和B都为了金钱而吃下了屎,但他们最终并没有得到任何实际的回报。

这反映了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谨慎权衡风险和回报,避免陷入不切实际的交易。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对GDP的理解和评估的复杂性。虽然GDP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但它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

我以前一直以为这是个段子,直到看到了NVDA投资OpenAI 1000亿美元,让OpenAI有现金可以买NVDA的GPU,正如我昨天所说的那句话,「这个故事最终能不能讲下去,看的还是OpenAI能不能把商业故事讲通,毕竟整个投资项目本身没有正现金流,全靠投融资」。

分析师昨天也慢慢开始回过味来,开始质疑英伟达是否在重金投资以维持市场,并促使这些公司继续购买其产品,伯恩斯坦分析师Stacy Rasgon这样写道,「这一举措显然会加剧循环担忧,OpenAI投资的规模似乎远远超出了所有其他交易,这项交易可能会使这些担忧变得更加严重,并且引发对这一举措背后合理性的疑虑」。

类似OpenAI这样的关联交易越来越多了。早前NVDA和CRWV也有类似的关联交易,一个依赖数十万英伟达GPU的公司,不仅租算力给客户,还能反手甩给英伟达一份63亿美元的订单,堪称商业世界的“双赢”剧本。不过,这场双赢的背后,还真有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味,甚至连交叉持股都整上了,这个绑定程度可以让手持爆米花的投资者看的目不暇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有种预感NVDA可能增长已经快到见顶了,想要维持这个庞大的泡沫,NVDA需要和客户开始进行深度捆绑,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背后,NVDA高增长的业绩必然存在水分,对OpenAI的投资,某种程度上放大了这种担忧。

回到昨天的市场,真正造成大盘波动的,主要还是鲍威尔盘中的讲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指出,资产价格(通常包括股票和其他风险工具)处于高位。在罗德岛州普罗维登斯的一次演讲中,鲍威尔被问及他和他的同事们对市场价格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是否对更高的价值有更高的容忍度。鲍威尔说:“我们确实关注整体金融状况,我们问自己,我们的政策对金融状况的影响是否达到了我们想要达到的程度。”“但你是对的,从很多方面来看,比如股票价格已经相当高了。”

印象中,昨天应该是过去10几次鲍威尔讲话中,唯一让大盘波动的一次,之前每次讲话都是横盘,我都快忘记鲍威尔给市场带来的波动了,不过他现在的话,华尔街基本也没什么人关注,主要快下台了,新一任美联储主席肯定是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昨天的下跌,大家看成是一次健康的牛市回踩就行了。

MU盘后的财报不错,2026财年第一季度收入约为125亿美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19亿美元。每股盈利约为3.75美元,市场预测为3.05美元。首席执行官桑贾伊·梅赫罗特拉表示:“2025财年数据中心业务创下历史新高,并以强劲的势头和迄今为止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组合进入2026财年。”

我们今天其实还是想分享接下来的布局策略,当前其实是有两种交易策略「专注聚焦AI股」和「分散多元化」。

早上看到机构一个报告,「上周日本央行金融政策决定会议后,加息预期上升,大型银行股受到追捧;同时,由巴菲特领导的基金对三井物产的持股比例超过10%,使得商社股也备受瞩目。如果投资目标逐渐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一极集中转向多元化,则整体市场的上涨预期或将有所提高」。

这段话里面最关键的一句,其实和我一直强调的布局基本大同小异,那就是让投资组合多元化,不要一味的盯着科技股和AI股去做。今年的美股其实讲究的是多元化配置:超级巨头+四大投行+价值股ETF+黄金+少量AI成长股,前面四个整体仓位在80%以上,AI成长股是搏高收益的,这个组合基本只要美股不跌,那账户净值都会稳稳的上涨。

有朋友质疑这个组合会跑输大盘,但实际上这个组合可以吊打大盘,假如以纳指今年的收益作为衡量标准,纳指今年涨了17%

四大投行的话:JPM涨了33%、GS涨了42%、MS涨了30%、BAC涨了21%

超级巨头就不列举今年的涨幅了,NVDA今年涨了32%,GOOG今年涨了34%等等,如果在正确的月份,买对某家巨头,一个月的涨幅可能就超20%,轻轻松松跑赢大盘

NEM今年是大涨122%,黄金今年是涨了43%

XBI、IWM、KRE这些价值股ETF倒是没跑赢大盘,但8月之后就开始大幅跑赢大盘了,毕竟做多价值股的交易逻辑是8月才开始的,上半年这些板块也没人买,大家都是快要降息的时候,才开始买这些。

AI成长股的话,那就不用说了,有一些热门概念股都翻好几倍了,小盘股只要买对了公司,那收益肯定巨大。

如果你的组合里面,每一个标的都可以跑赢大盘,那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轻松跑赢大盘了。

说到价值股,记得我在7月推荐买入LMT的机会,结果涨了几天之后,财报当天暴跌8%,昨天再去看的话,LMT在过去两个月暴涨了40%,早都突破我们让大家买入的位置了,这比过去两个月持有NVDA能多赚25%。还有个专注国防科技的ETF SHLD,今年更是暴涨了80%,这也是价值股ETF。

AI股仓位,其实你买了超级巨头,那就相当于已经是买AI了,剩下的VRT、CRWV、NBIS,还有什么核能之类的,这些成长股的仓位,实际上配置个10%~20%,这就差不多了。为什么价值股很多人不太喜欢,主要还是因为没什么波动,科技股是波动大,让你感觉每天都有很多机会。

AI这个赛道的泡沫,明年的某个阶段肯定是要破的,一个是META的现金储备将在四季度消耗殆尽,明年号称8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如何维持下去,还有超级巨头的自由现金流也是大量被消耗;另一个是当前的泡沫过度依赖OpenAI,保守估计得计价了1万亿美元各种的资本支出,这家公司现在营收才120亿美元,这故事迟早会回归现实。

其实,科技股板块过去两个月是大幅跑输了价值股,很多价值股每天都没啥波动,但你过段时间再去看,别人已经新高了,例如IWM,是不是一段时间没关注,你已经发现别人历史新高了,8月和9月差不多涨了12%,昨天纳指跌1%,道指基本也没啥波动,四大投行还是涨的。

我还是倾向于,降息周期里面,价值股会继续跑赢科技股的判断。

来源:太保财评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