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规到创新,ESG驱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1:25 1

摘要:9月19日,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华夏时报社主办,SGS通标、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等机构提供支持。大会以“理念与实践并行,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聚焦ESG如何驱动企业价值重构的核心议题。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燕 北京报道

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和市场需求,企业ESG实践已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入场券。

9月19日,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华夏时报社主办,SGS通标、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研究院等机构提供支持。大会以“理念与实践并行,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聚焦ESG如何驱动企业价值重构的核心议题。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企业和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六位专家围绕“ESG驱动企业价值重构的可实现路径”这一主题,从风险管控到价值创造,从合规约束到战略引领,从成本投入到创新回报等多角度展开了深入讨论。

ESG如何成为企业价值护城河

圆桌论坛由东方财富证券上市公司咨询部ESG业务总监姜宏玲主持,她指出,当前企业最关心两个问题:ESG对长期价值的影响,以及有哪些可行的实践路径。

作为金融机构代表,中国银河证券ESG创新研究负责人王新月从投资角度分析了ESG背后的逻辑。“ESG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缓释工具。”她表示,“对环境负责的公司转型风险更小,员工权益保障好的公司劳动纠纷风险可能更低。”

王新月指出,完善的ESG管理体系能够让公司现金流更加稳定和可预测,降低“暴雷”可能性。同时,ESG也是企业价值提升的引擎——治理良好的公司往往可能有更低的运营成本和更强的创新能力。资本市场正在将ESG投资效应放大。国内外大型投资机构已将ESG深度纳入研究和投资流程,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舍弗勒可持续发展战略部总监张菊英分享了这家家族企业的ESG实践。“舍弗勒注重长期主义和可持续发展。”2021年,舍弗勒被联合国提名为50家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领袖之一。

舍弗勒的ESG实践有三大驱动因素:责任驱动、战略驱动和价值驱动。舍弗勒将可持续发展已纳入集团核心战略,公司制定了到2030年的五大行动领域包括气候行动迈向净零、循环经济绿色转型、保护人权护佑安康、赋能员工共筑未来、正直诚信决策透明,并设置了20个核心 KPI,其中部分KPI与高管和员工绩效挂钩。“我们通过生态设计、低碳材料、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模式为客户提供低碳产品,实现双赢。”

面对“ESG投入是否会增加成本”的问题,张菊英坦言,舍弗勒将ESG投入视为投资而非成本。她特别分享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上的经验:“我们团队有十多位可持续发展核心小组成员,分别来自不同部门,通过在工作中学习,现在已能独当一面。”他们甚至联合IT共同开发AI工具处理客户大量要求,快速响应。“如果这是成本,我们觉得是非常值得花的成本。”

汉朔科技投资者关系总监郑桂兰分享了这家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ESG实践。“汉朔科技出海较早,ESG布局开始的也比较早。” 在全球数智化与低碳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将公司发展愿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深度对接,聚焦全球性挑战,构建了以“环境友好、共荣发展、数字创新、诚信治理、气候中和”为五大支柱的EPIIC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

汉朔科技推出的数字化门店解决方案,本身就具备了绿色环保的特性。“核心产品电子价签,替代了门店每日更新价格时的纸张浪费,减少了碳排放。”郑桂兰表示,“电子价签方案还能与上游ERP系统集成,通过动态价格管理有效减少食品浪费;其SaaS的部署方式相较于本地化部署,也可减少超过99%的碳排放。”

从投资者关系角度,郑桂兰分析了ESG实践对汉朔科技投资价值的作用。“首先,ESG是合规管理的体现,管理的合规与透明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起点。”

其次,ESG表现好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多资金的关注和支持,为公司带来了更广泛的股东基础和更稳定的估值支撑。汉朔科技获得了万得“A级”评级和欧洲EcoVadis金牌认证,良好的ESG评级结果更能获得投资机构和被动投资产品的认可。

最后,ESG是风险识别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包括气候风险、供应链安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内的多项非财务风险。

实践路径,企业如何将ESG融入运营体系

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哪些ESG议题会影响投资决策”的问题,王新月分享了专业见解。“我们发现,很多ESG实质性议题目前看似不重要,但对公司未来运营和业务有重要影响。”

她表示,投资机构首先关注公司的ESG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是否真正将ESG因素融入各部门业务中。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越来越受关注,因为它反映了公司在整个价值链上对碳足迹的管理能力。

不同行业的实质性议题差异很大。食品饮料行业可能更关注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科技行业则更关注科技伦理。中国银河证券ESG团队开发了自己的ESG投资评价体系,邀请30多个行业的分析师组成评审团,对行业实质性议题进行评审打分,最终形成评级结果。

“同时我们还将舆情信息和公司公告纳入评价体系,帮助识别重大ESG风险和边际改善。”王新月说。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与保证事业群可持续发展报告鉴证全国产品经理李琴从第三方鉴证角度分享了如何保障ESG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和可溯源性。“SGS有完善的治理架构和管理体系,对鉴证流程、人员能力和商业道德规范提出要求。”

SGS会分析客户背后的真实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成熟度水平,提供匹配的鉴证方案,采用国际公认的鉴证准则,如AA1000、ISAE3000和未来的ISSA5000。在数据鉴证环节,采用桌面研究、现场审核、管理层访谈、文件资料审查等多种形式,评估企业数据管理流程和系统,包含对内部控制情况的考察,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完成审验后,我们会提供第三方声明确认ESG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切实帮助企业防范“漂绿风险” ,让企业的ESG实践经得起检验,赢得各方信任。

面对ESG披露要求日益增加的趋势,李琴建议企业“练好内功”,搭建完善的ESG管理体系,包括治理架构、战略规划、风险机遇识别、目标指标体系。理想状态下,企业应实现自上而下的ESG管理,设立ESG管理委员会和工作执行小组。但实际上,很多企业最初是因信息披露要求接触ESG,在写报告过程中发现差距,然后自下而上推动改进。

德勤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谢安从咨询角度分享了企业如何将ESG从成本中心转为创新中心。“ESG不仅帮助我们管理风险,更能帮助我们找到机遇。”

谢安指出,ESG框架可以帮助企业找对赛道和方向。“某项新技术是否对环境更友好?材料是否更容易回收?对劳工权益是否更友好?当这些答案是‘肯定’时,这个赛道可能更容易成为未来趋势。”

找到正确赛道后,ESG还在运营层面提供了具体方法。他举例说,矿业企业推行机械化、智能化开采不仅为了降低成本,也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安全风险。

最后,谢安强调沟通的重要性:“需要用国际通用的ESG语言和量化指标,向政府、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讲好故事。”

对于如何避免ESG战略“纸上谈兵”,谢安建议企业要注重量化管理。“ESG与传统社会责任的最大差异就是可量化性。指标要可衡量、可追溯、可审计。”

谢安特别强调,ESG管理是动态过程,要求企业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使可持续发展规划从纸上走入企业流程和方方面面。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