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春天,北京三里屯拉夫劳伦店里的白色亚麻衬衫连续两周断货,美国代购群里“找搭子”的帖子被顶到热门——谁能想到,曾经被看作“中年男人标配”的拉夫劳伦,如今成了年轻人抢着穿的“优衣库平替”?
这个春天,北京三里屯拉夫劳伦店里的白色亚麻衬衫连续两周断货,美国代购群里“找搭子”的帖子被顶到热门——谁能想到,曾经被看作“中年男人标配”的拉夫劳伦,如今成了年轻人抢着穿的“优衣库平替”?
从县城名媛到一线城市打工人,从代购群到奥莱店,这股“拉夫劳伦女孩”的热潮,到底藏着多少当代年轻人的小心思?
“穿上拉夫劳伦,我好像离‘老钱’更近了一步。”90后Zoey的话,道出了无数女孩的心声。
所谓“老钱风”,本是欧美世家子弟低调奢华的穿搭风格,强调剪裁、面料和松弛感,不追潮流却自带高级感。
而拉夫劳伦的经典款亚麻衬衫、绞花毛衣,恰好踩中了这个点——胸口的小马标不张扬,亚麻材质透气耐穿,既适合当职场战袍,又能搭出度假风。
这股风潮的爆发,和年轻人的“中产想象”密不可分。
经济波动下,大家对“精致生活”的渴望不减反增:不必为生活操心、穿着优雅去打网球、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度假……这些画面,拉夫劳伦用一件千元左右的衬衫就给圆了。
小红书上#拉夫劳伦女孩 话题2.1亿浏览量,84.2万讨论,正是这种想象的集体投射。
拉夫劳伦的爆火,绝不是偶然。
这个1967年以男装起家的品牌,这几年悄悄调整了“战术”——把女装线做成了增长引擎。
大中华区及东南亚首席执行官蔡欣慧曾透露,拉夫劳伦在中国的女装销售增长远超其他产品线,女包Polo ID包的增速更是惊人。
为了抓住女孩们,拉夫劳伦下了三步棋:
一是“放低身段”。
经典款衬衫定价1690元,美国官网约932元,代购999元包邮,奥莱店还能捡漏——价格卡在“踮脚够得到”的区间,既满足“中产感”,又不至于掏空钱包。
山西晋中的拉夫劳伦奥莱店,柜姐每天在小红书分享实拍,把下沉市场的名媛们都“勾”来了。
二是“性别反转”。
早年拉夫劳伦靠男装打天下,现在女孩们成了主力。
北京三里屯的旗舰店,女装区占了一楼大半;连男款S码、大童款都被女孩们抢空——“男款衬衫长一点,穿出Cityboy风;大童款绞花毛衣便宜700块,体重不过110斤就能穿”,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智慧,女孩们门儿清。
三是“造梦升级”。
从上海时装秀把“汉普顿度假风”搬来,到全球代言人郑秀晶用冷感气质诠释“老钱”,拉夫劳伦把“中产生活”的故事越讲越生动。
正如品牌纪录片《Very Ralph》里说的:“我设计的不是衣服,是关于阶级、渴望的浪漫故事。”
拉夫劳伦的成绩单确实漂亮——2025财年第三季度营收21亿美元,一个季度就超过Bottega Veneta、Brunello Cuccinelli一年的业绩。
但热闹之下,也藏着不安分的因子。
首先是“平替”的围剿。
Teenie Weenie的Polo熊、优衣库的绞花毛衣,200多块就能买到“拉夫劳伦同款”。
有女孩直言:“优衣库的白色毛衣比拉夫劳伦的紫色款更好搭,穿得更多。”经济压力下,“中产”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远超品牌忠诚度。
其次是供应链的变数。
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可能让依赖亚洲供应链的拉夫劳伦成本上涨。
虽然目前美国代购的衬衫还是999元,但一旦涨价,女孩们分分钟转向更便宜的选择——毕竟,谁会为“想象中的中产”多掏冤枉钱?
最关键的是,“老钱风”的门槛比想象中高。
有女孩总结:“穿拉夫劳伦得平胸背薄,昂首挺胸,不然就显窝囊。”这种“松弛感”,本质上是需要身材、气质甚至经济条件支撑的。
当“老钱风”从“反潮流”变成“新潮流”,当越来越多女孩挤进来,这股风还能吹多久?
从“中年男人标配”到“拉夫劳伦女孩”,这场热潮的本质,是年轻人用一件衣服,给自己造了一个“够得着的中产梦”。
它真实吗?
真实——毕竟穿上那件亚麻衬衫,确实能多几分自信;它脆弱吗?
也脆弱——经济波动、价格上涨、平替出现,都可能让梦碎。
但换个角度想,这何尝不是年轻人的智慧?
在不确定的时代里,用有限的预算,给自己买一份“精致生活”的仪式感。
或许有一天,当我们不再需要用衣服证明“中产”,当“老钱风”回归它本来的“反潮流”内核,那才是真正的松弛吧。
毕竟,最好的“中产梦”,从来不是衣服给的,而是自己活出来的。
来源:新立一小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