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龙楼法庭巡回审理一起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案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1 08:46 1

摘要:3月24日,在文昌市甲村村委会,办公桌充当的审判台前围满了交头接耳的村民。“法院把国徽挂到咱村委会了!”陈阿婆攥着蒲扇说道。几位抱着孙辈的妇女小声嘀咕:“听说A家外孙女要讨征地钱,这事儿搁以前只能认命。”旁听席上,70岁的王伯表示:“法官能来村里断案,还挺实在

近日,文昌龙楼法庭巡回审理一起涉及“外嫁女”的征地补偿款分配纠纷案件。

3月24日,在文昌市甲村村委会,办公桌充当的审判台前围满了交头接耳的村民。“法院把国徽挂到咱村委会了!”陈阿婆攥着蒲扇说道。几位抱着孙辈的妇女小声嘀咕:“听说A家外孙女要讨征地钱,这事儿搁以前只能认命。”旁听席上,70岁的王伯表示:“法官能来村里断案,还挺实在的!”

当天清晨,文昌法院龙楼法庭的法官团队早早出发,带着国徽、案卷和直播设备,驶向15公里外的甲村。这15公里的路程,是法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也是司法服务下沉的征程。为了让这场巡回审判顺利进行,法官团队此前已多次往返勘查。他们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国徽必须悬挂得端正庄严,这是法律威严的象征;还要避开村民晒谷的场地,不影响群众的日常生活;便携式庭审系统要调试好,确保庭审过程规范有序;同时,还要预防突发雷雨天气,做好各种应急预案。

当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时,原本躁动的人群瞬间安静。质证环节,矛盾焦点集中在了“外嫁女”及其子女是否享有征地补偿款分配权上。村民小组长举着发黄的分田账本,试图用当地的传统惯例来解释“外嫁女”不参与分配的做法,这反映出在一些乡村地区,传统观念对村民权益的影响。而原告则出示了小A的户口本和医保凭证,用法律依据来证明小A作为村集体成员的身份。

休庭期间,法官特意搬来小黑板,详细讲解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标准。二十多位村民自发掏出手机录像,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知道自己的权益该如何保障。法官耐心地解释:“只要户口在村里,并且履行了村集体成员的义务,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权益,这是法律的规定,不分性别,不分是否外嫁。” 通过这场论理,法律的阳光照亮了传统观念的误区,让村民们明白,解决纠纷要靠法律,而不是传统的不合理惯例。法治灯火照亮乡土,随着法槌落下,这场历时近两个小时的巡回审判在村民的掌声中结束。法庭将择日宣判。(记者 杨作品 编辑 邹宇)

来源:海南特区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