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AI+量子计算,到AI+生命科学,AI正成为合作共赢的催化剂,在多方面发挥催化效应。”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人工智能主题周正式启动,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的姚期智院士,在首届“AI交汇点”学术论坛上主讲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
“从AI+量子计算,到AI+生命科学,AI正成为合作共赢的催化剂,在多方面发挥催化效应。”4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人工智能主题周正式启动,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期智研究院的姚期智院士,在首届“AI交汇点”学术论坛上主讲AI+激起交叉科研的新浪潮。
“人工智能是‘科学’还是‘工程’?”之后,鄂维南院士现场主讲人工智能时代的科研与人才培养。他认为,AI for Science(AI4S)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科学尽量工程化,推动科研和研发从“作坊模式”向“工业化模式”转变。此次,他在沪担任上海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的新身份引人关注。
“AI for Science”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事实上,正是鄂维南在国际上最早提出“AI for Science”的概念,并系统推进了 AI for Science 在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发展。他开拓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解高维科学计算问题新算法,使解决高维微分方程、高维控制问题等困难的科学计算问题成为可能。
鄂维南长期从事计算数学、应用数学、机器学习及其在力学、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他1963年9月生,江苏靖江人,为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理事长。曾获首届美国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总统奖,冯康科学计算奖,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协会颁发的 Collatz 奖和麦克斯韦奖,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R.E.Kleinman 奖和冯·卡门奖,SIAM 和 ETH Zürich 联合授予的 Peter Henrici 奖,ACM戈登·贝尔奖和第五届北京市华人华侨“京华奖”。
对于交大AI学院,鄂维南寄语表示,2025年,交大人工智能学院要引领交大打好人工智能翻身仗。“希望我们布局的一系列项目开花结果;初步建成完整的全链条人工智能系统底层创新和工程落地体系;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4S)、医疗健康、高端制造业等领域打通关键环节并形成闭环。”
鄂维南(左一)在上海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主持。徐瑞哲 摄
2024年10月,身为北大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的鄂维南,在上海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与海内外同行分享。“我拿的学位基本都是数学,”十多年前,这位数学家真正“转行”研究大数据算法,发现机器学习方法恰好能够帮助解决过去在科学计算和计算科学中遇到的很多困难。对他而言,“AI4S”是中国科技创新历程中前所未有的契机,应当充分利用历史机遇,积极构建全球化AI4S开源社区,精心构筑AI4S学术生态。
学院执旗。资料照片
“随着‘大科研时代’的到来,必然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界限、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在他看来,2030年,交大AI学院围绕交大徐汇校区,打造完整的、高人才密度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人工智能底层创新、工程落地和产业引导体系,并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全院在机制创新、评价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以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充分挖掘青年学生的创新潜力。
交大AI学院鄂维南教授(左五)与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左六)等在一起。资料照片
AI人才培养高地跨越浦江两岸。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AI周获悉,根据AI赋能基础教育计划,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今年落户新院址。上海青少年人工智能学院由上海交大与中福会少年宫合作共建,将扩大学院规模,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孵化中心,设立专项资金,打造创新赛事。新院址位于前滩友城公园核心区,计划下半年起开展活动。
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出席论坛。
题图来源:上海交大 图片来源:除注明资料外,均 徐瑞哲 摄
来源:闰土和那只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