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觉醒来,雨声像有人在屋顶直接倒水桶,手机弹出“暴雨黄色预警”那一刻,我就知道,昨晚刷到的“桦加沙提前登陆”不是段子——它真把厦门当成自家淋浴间了。
一觉醒来,雨声像有人在屋顶直接倒水桶,手机弹出“暴雨黄色预警”那一刻,我就知道,昨晚刷到的“桦加沙提前登陆”不是段子——它真把厦门当成自家淋浴间了。
05:45,广东阳江先挨了14级耳光,台风比预报早到六小时,厦门只是被它甩出的尾巴扫一下,已经够呛。
高崎机场38架飞机原地趴窝,广州深圳珠海的航线直接集体放假;厦金航线07:30刚冒头,一小时一班像挤牙膏;地铁3号线干脆泡在水里,8分钟一趟,上班族挤成相片。
最惨是同安翔安那832位老乡,半夜被敲门声叫醒,拖鞋都没换就被送去126处避灾点,孩子抱着作业本,大人抱着鸡,场面像逃荒直播。
我家门口金山路已经变“金山水库”,市政32台抽水机突突突,声音像大号豆浆机,水位却稳如老狗。
莲前西路更绝,小车漂成纸船,司机站在车顶发朋友圈,定位直接写“湖里威尼斯”。
教育局一句话,全市娃今天集体躺平,家长群里欢呼和哀嚎齐飞:有人庆幸不用早起送娃,有人崩溃因为娃在家拆家。
鼓浪屿、植物园、园博苑三连关,民宿老板刚囤的泡面又要过期,昨天还在朋友圈晒蓝天,今天只能晒室内雨景。
有人怪台风路径诡异,我只怪自己太信预报。
提前六小时登陆,气象台也懵,手机里的雷达图像PPT自动播放,颜色一块块变深,雨刷器摇到起飞也看不清红绿灯。
最魔幻的是,12345热线居然有人工客服接得比外卖还快,我试拨一次,想举报小区地下车库变喷泉,对方小姐姐温柔提醒:先保证人出来,车让它泡着吧,保险公司比物业靠谱。
雨还在倒,积水点从12处变15处,再变多少没人敢赌。
沈海高速杏林大桥限速40,导航语音直接劝退:非必要不出行,命只有一条。
我翻箱倒柜找拖鞋,发现去年“梅花”留下的防汛袋还塞在鞋柜,霉味冲鼻,像前任的嘲笑。
台风不是第一次来,也不会最后一次走。
它把城市按进水里,只是想提醒我们:排水管网、应急响应、保险理赔、远程办公,这些平时看不见的东西,才是真实生活里的钢筋。
今天可以停课停航停景区,明天停不停工资停不停房贷?
没人给答案。
雨声最大那一刻,我听见楼下保安大叔用喇叭喊:车库只保车,不保命,想活的赶紧上楼。
瞬间清醒——自然从不讲道理,它只筛选谁提前准备,谁裸泳。
等雨停,积水退,朋友圈会恢复蓝天白云咖啡拉花。
但愿下次再刷到台风预警,我们不再只是转发锦鲤,而是检查家里有没有备用电源、应急现金、够吃三天的干粮。
城市再高级,也扛不住所有人同时摆烂。
桦加沙走了,留下的不是彩虹,是泡发的账单和泡烂的心情。
记住:预警不是玩笑,积水不认车标,台风面前,谁都别装航海王。
来源: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