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最热闹的事之一,莫过于大家扎堆吐槽成毅主演的新剧《赴山海》。从开播那天起,剧集就被各种“槽点”包围,什么“抠图感”“穿帮镜头”“洞洞鞋穿越”……网友们仿佛拿着放大镜,连细节都不放过。
最近,网上最热闹的事之一,莫过于大家扎堆吐槽成毅主演的新剧《赴山海》。从开播那天起,剧集就被各种“槽点”包围,什么“抠图感”“穿帮镜头”“洞洞鞋穿越”……网友们仿佛拿着放大镜,连细节都不放过。
虽然剧集口碑翻车,但成毅的热度却没掉。根据猫眼数据,《赴山海》播出10天播放量破7亿,连续10天登顶热度榜,他饰演的“萧秋水”在爱奇艺平台热度破2亿。可见在流量方面,他依然是“扛得住”的。
这部剧原本被看作是成毅继《莲花楼》之后,再次证明自己扛剧能力的大作,是平台之间的S+大战之一。结果呢,剧情老套、制作敷衍、节奏拖沓,硬是把一个原本可以大爆的剧,变成了“全民吐槽大会”。
但有趣的是,剧还没播完,口碑就开始悄悄回暖。抖音#赴山海口碑回升#话题热度上涨,剧方也在努力“补救”。与此同时,成毅新剧《两京十五日》已经进组定妆,是爱奇艺S+级大制作,由马伯庸小说改编,导演张黎、搭档林更新,阵容相当强。
成毅这次的遭遇,其实不陌生。2023年杨洋演《我的人间烟火》时也经历了类似的“全民围剿”。顶流+S+大制作,结果一开播就被群嘲。后来杨洋沉寂了一段时间,才靠《凡人修仙传》翻身。
成毅却并没有隐身。尽管《赴山海》被吐槽得厉害,他的戏约却没断——新剧马上开机,S+资源不断。这说明了一个新趋势:现在的剧集市场,已经不再用“一部剧扑了”就否定一个演员的扛剧力。
因为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演员自身的热度,已经能为剧集带来实打实的数据和曝光。哪怕剧扑了,只要讨论不断、品牌看好,平台就愿意继续投资。
比如《赴山海》播出第二周,满小饱、丸美等品牌就追加了广告投放。这说明成毅的流量本身依然“值钱”。
现在的流量型演员,哪怕被“审判”,冷静期也变短了。从《莲花楼》一路走来,成毅基本没有空档期,证明他在业内依然有极高的商业价值。
过去我们总觉得,一部剧好不好看,演员要负很大责任。但现在行业越来越清楚:剧扑了,可能是剧本问题、制作问题、宣发问题,演员并不是唯一变量。
但如果一个演员连续多次“扑”,那就危险了。因为平台、资本、观众的耐心都是有限的。扛剧力,不只是看一时的热度,更看能不能稳定输出好作品。
现在行业内流传一个说法:谁才是真正的“扛剧王”?得看能不能“单人过会”。意思是,不靠IP、不靠搭档,光靠演员个人的影响力就能让一部剧立项、招商、上线。这才是顶流中的“硬通货”。
业内公认的几位“单人过会”演员有:刘亦菲、赵丽颖、杨紫、胡歌、张若昀、肖战。他们的剧就算没有大IP,也能靠个人影响力吸引品牌、带动热度、收割口碑。
比如刘亦菲连爆《梦华录》《风的地方》《玫瑰的故事》;赵丽颖从古偶转型现实题材依旧爆火;杨紫的《长相思》拿下年度剧王;张若昀、胡歌靠硬核剧本和演技稳住市场。
相比之下,像成毅这样靠热度进入S+剧圈的演员,还在“验证阶段”。他拥有流量优势,但如果想进一步成为能“单人过会”的扛剧选手,还需要更多高质量代表作和角色塑造能力。
同时,也不能忽视那些没有“爆红”却一直稳定输出的实力派演员,比如郭京飞、雷佳音、张译、秦昊等等。他们的剧虽然不一定热搜不断,但在业内却是“安全牌”,适合难度更高、叙事更深的剧本。
总结一下:
成毅的《赴山海》没能延续《莲花楼》的好口碑,确实有遗憾。但从热度、资源与业界态度看,他的市场价值依然坚挺。现在行业评判演员“扛剧力”的标准,早就不只是看一部剧成功与否,而是看你是否能持续带来热度、带来口碑、带来品牌。
想真正站稳脚跟,不仅要吃得下资源,更要扛得住压力、走得出舒适区。否则,再强的流量,也扛不住观众的失望。
来源:聊点电视剧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