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四五】高举旗帜担使命 奋楫笃行惠民生 | 我市“十四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综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10:29 1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十四五”期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锚定“促增收、兜底线、兴产业、防风险”四位一体发展主线,全力打造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新格局,持续擦亮民生幸福温暖底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十四五”期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锚定“促增收、兜底线、兴产业、防风险”四位一体发展主线,全力打造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新格局,持续擦亮民生幸福温暖底色,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稳就业促增收,筑牢共同富裕“压舱石”

坚持就业优先政策,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十四五”期间,我市全力稳总量、扩增量、提质量,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6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9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61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稳中向好。

一项项政策持续发力,一件件实事落地见效,在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之本愈发夯实。我市出台《鸡西市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方案》《鸡西市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二十四条政策扶持措施》等16项文件,发放岗位补贴、社保补贴、创业补贴等就业补助资金9.17亿元,保障和促进就业14万人次。打好“减降返补”政策“组合拳”,持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稳岗返还等助企纾困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2.82亿元,稳定就业岗位6万余个。

鸡西市2025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市不间断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系列主题行动,打造“兴凯湖畔·就业筑梦”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176场,发布岗位31.34万个次,促进就业3.35万人次。开展就业服务送理念、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资金、送经验、送保障“八送”活动,健全完善“1311”等就业帮扶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组织151名“人社服务专员”开展访企服务7607次,通过“点对点”跟踪联络,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用工招聘、社保办理等问题2284个。打造“入企探岗”、“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服务品牌,发布“入企探岗”短视频61期,举办“直播带岗”活动165场,发布用工岗位3.34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2689人,鸡西市就业“探岗员”做法入选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黑龙江鸡西以“三实”强化干部能力作风》案例,获得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2024年5月29日兴凯湖畔·就业筑梦之系列活动:直播带岗进五区(直播带岗进校区)

稳住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全市人社部门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完善就业创业支持政策,打出系列“组合拳”。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首要位置,依托“黑龙江人才周”、事业单位招聘联考等活动,发布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计划7982个、“三支一扶”基层特设岗位337个。开展外联输出、本地开发、暖心服务等专项行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余人。开展“敲门行动”“一对一帮扶”等专项援助,脱贫人口就业规模始终稳定在3100人以上,通过新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5404人。积极培育创建鸡西冷面大师、北琴海育婴师、珍宝岛制药工匠等劳务品牌53个,吸纳从业5万余人。打造创业担保贷款线上申办“金鸡e贷”微信小程序,实现申贷从“最多跑一次”向“零跑腿”跨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亿元,扶持创业4538人次,带动就业1万余人,连续两年贷款发放总额全省前3、人均发放金额全省第1,经验做法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头版刊发。

聚焦强社保兜底线,织密民生福祉“安全网”

全市人社部门多点发力,积极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间,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强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持续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促进各类群体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新参保登记企业10817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新参保5.86万人。坚决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累计发放养老保险待遇618.47亿元、失业保险待遇1.61亿元、工伤保险待遇8.52亿元,社保目标完成率居全省前列。

社保政策宣传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十四五”期间,我市全面落实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任务。全力破解职业年金欠费清理难题,累计清理欠费5.85亿元,清欠率97.93%。积极推动工伤保险“一件事”改革,被省人社厅确定为省级工伤保险“一件事”试点城市,为省级层面优化工伤服务流程提供鸡西智慧。实施失业保险扩围政策,为68391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9443万元。

社保经办服务是社会保险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在服务人民群众、落实民生政策、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我市积极推动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行综合柜员制,实现线上即可办理100余项人社业务,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登记等高频事项“一窗受理、一窗通办、一次性办结”。打造“社保便民服务圈”,充分利用合作银行服务网点点多面广优势,推动13类27项高频社保业务在银行前端受理,方便企业和群众就近快捷办理人社业务。

聚焦育人才兴产业,激活创新发展“新引擎”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我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新时代鸡西人才振兴28条等政策文件,全力营造最优人才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通过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市委书记进校园”等系列引才活动,引进各类人才5170人,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围绕我市高质量发展需求,举办“兴凯湖智力行”专家服务基层系列活动,柔性引进80名石墨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领域专家深入我市开展指导服务。

2024年鸡西市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暨鸡西兴凯湖智力行活动

技能之光,照亮未来。我市在全省率先组建生物医药产业“政校企”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培养技能人才310人,帮助解决医药企业用工难问题。壮大石墨及深加工、数字经济2个省级“政校企”联盟和鸡矿产业学院,培养石墨检验检测、数字经济、矿山相关专业技能人才1100余人,以产业链精准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十四五”期间,全市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76万人次。组织参加两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和奖牌数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2名,实现以赛强技、以赛弘技。

鸡西市2025年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暨黑龙江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鸡西选拔赛

爱才留才,让有志来鸡西发展的人才来得了、待得住、流得动、用得好。“十四五”期间,我市统筹做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为55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调转手续,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全面落实引进人才及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工资待遇核定、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资等人才政策,以“真金白银”、“真心实意”营造拴心留人好环境。

聚焦保权益防风险,构筑劳动关系“稳定器”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市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效能,积极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健全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深入实施“和谐同行”计划,扎实做好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劳动合同“签约护航”,劳务派遣单位年审等工作,我市1人荣获国家级劳动关系创建先进个人称号,11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

作为产业工人的主体,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十四五”期间,我市创新建立欠薪风险防治“456”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治理欠薪冬季攻坚行动,解决欠薪案件592起,为9204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亿元,有力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我市连续3年在省对市(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中位列全省A级,欠薪风险防治“456”工作机制经验获人社部采用推广,并被省优环办收录至黑龙江省营商环境指标分析报告。

三位一体维权大厅日常接待来访群众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充分发挥源头预防协商调解作用。“十四五”期间,我市加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分类处理力度,联合法院、工会等部门建立劳动人事争议“总对总”在线诉调、“五师一室”等工作机制,打造国家级“金牌”调解组织2家、省级“金牌”调解组织4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551件,涉案金额2.28亿元,审限内仲裁结案率达100%,位列全省第1。

“五师一室”调解室接待来访群众

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展望“十五五”,全市人社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部署,改革创新、务实担当,全力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为鸡西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贡献人社力量。

来源:鸡西市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