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教育帮扶不仅是提升教育公平性、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重要契机。在全市教育系统“四下基层”工作期间,积极践行新时代一线工作法,将思政工作融入教育帮扶的全过程,探索出了一系列具
邯郸市邯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伟杰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教育帮扶不仅是提升教育公平性、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举措,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重要契机。在全市教育系统“四下基层”工作期间,积极践行新时代一线工作法,将思政工作融入教育帮扶的全过程,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的实践路径。
思政引领,传播主流价值观
思政教育在教育帮扶中具有引领方向、塑造品格的重要作用。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受帮扶地区的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帮扶干部深入基层学校,开展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活动,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讲述国家的发展成就、英雄模范的事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认同主流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某偏远乡村学校,帮扶教师通过讲述航天英雄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引导他们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以思政铸魂,锻造帮扶“铁军”
帮扶干部是政策的执行者、群众的贴心人,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直接关系到帮扶成效和群众满意度。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思政工作,提升帮扶干部的思政素养,为帮扶工作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选派优秀党员教师深入基层学校进行工作帮扶,这些教师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思政教育的内涵。
在帮扶过程中,注重挖掘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教学中,通过讲解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同时,帮扶教师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文化建设,组织各类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整合社会资源,保障思政教育持续开展
为确保思政教育在教育帮扶中持续发挥作用,要加强对帮扶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指导,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思政教育成效纳入帮扶工作考核体系,激励帮扶教师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校际合作、城乡结对等方式,实现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学生受益。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开展讲座、报告等活动。邀请劳动模范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邀请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不同职业的价值和责任。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育活动,推送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政教育。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发展
将思政工作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为受援学校注入新的活力,缩小城乡、区域之间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通过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生们不仅在学业成绩上取得进步,而且在思想道德、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也有了长足发展。许多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教育帮扶中的思政教育,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些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将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积极力量。他们带着在思政教育中汲取的精神力量,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和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育系统“四下基层”工作期间,通过新时代一线工作法将思政教育融入教育帮扶的实践,为新时代教育帮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应进一步深化这一实践路径,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让更多学生在教育帮扶中受益,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