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托红|我的小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11:56 1

摘要:在学校,我卑微到尘埃里,不敢大大方方说话,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甚至不敢做广播操。谁都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做操,只有我知道,不是我不会做,只是自卑久了,怕连我做操的动作都会招来笑话和鄙夷。

我的小学

杨托红

大多时候,想起我的小学,我就想起苦难。因为我的身世,许多小伙伴都欺负我。他们嫌弃我是抱来的孩子,打我骂我笑话我,有的还让我滚回自己的老家去。

在学校,我卑微到尘埃里,不敢大大方方说话,不敢举手回答问题,甚至不敢做广播操。谁都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做操,只有我知道,不是我不会做,只是自卑久了,怕连我做操的动作都会招来笑话和鄙夷。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我给妈妈说同学们都欺负我,说我是抱来的孩子。妈妈说:“以后他们再这样说,你就告诉他们说,你不是抱来的,是我娘在家时把你生在舅舅家,你是从舅舅家抱回来的。”

后来,我就以这样的答复有力回击了许多小伙伴的欺凌。直到小学高年级,我才知道我的确是抱来的孩子。妈妈实际上是二姨,大姨实际上是生母。

那时候,大姨一家的人,不管谁来我家,对我来说都是大难临头,因为同学们知道了又会揭我的伤疤。我恨不得这辈子再也不要见到大姨家的人,甚至不要听到大姨家的任何信息。

我的身世带给我的苦难,占据了我的大部分童年。为了和那几个爱欺负我的同学分开,我三年级升四年级的时候,妈妈曾特意请求老师让我留了一级。也许你会说,同学们如此欺负你,老师怎么不管呢?其实这些并不能怨老师,因为老师根本不知道。我不敢给老师告状,欺负我的同学当然也不可能当着老师的面欺负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我不再纠结于自己的身世了。现在回想起我的小学,更多的感受还是幸运和感恩。

教我一年级语文的是一位会说普通话的中年女老师。她姓王,中等个儿,穿着朴素,梳着齐耳短发,美丽、善良,对我这个特殊的孩子比较照顾。记得她还曾去我的家里家访过呢!长大后,才知道她毕业于兰州女子师范,为了照顾在解放战争中受枪伤而半身不遂的丈夫,随丈夫回到我们村。她是当时我们学校唯一的正式老师。我从她那里学到了相对比较标准的汉语拼音。要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偏僻农村的小学能有一个会说普通话的正式老师绝对是凤毛麟角了。可惜这位好老师只教了我一年级就被调到县城关小学了。她在我童年记忆留下了最温馨最珍贵的记忆。

二年级遇到了大柴老师——叫他大柴老师,是因为学校里还有一位年龄比他小的柴老师,我们叫他小柴老师。大柴老师瘦高个儿,穿一身蓝色衣服,黑条绒布鞋。他眼神深邃,总是一副严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生敬畏之心。他上课按部就班,井井有条,板书工整漂亮。但他上课又显得呆板无趣,因为他教我们学习课文永远是读课文、写生字、抄解词、记段落大意、背中心思想,再没有别的方法。我想,在那个年代,也许大多数老师讲课都是这样的,因为他们自己本来只是小学或初中毕业。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管理好课堂,并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大柴老师那里,我还学到了节俭。一方面是我经常看到大柴老师的粉笔头会用到短得不能再短;另一方面是我曾因为撕了作业本上的一张纸而被老师非常严肃地批评了一顿,他说一张纸是如何如何来之不易!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那时候我们的作业本都是写完正面再写反面。大柴老师帮我养成的节俭习惯,一直伴着我到现在。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已经比较富裕了,但节约粮食、节约水电、节约纸张以及生活中不铺张浪费的习惯从来没有淡化过。如今我以同样的要求教育我的学生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

三年级时,我对语文学习有了初步的兴趣。三年级的语文老师是李老师。我现在记不清他讲课的风格或者特点了,但我记得他对我的两次鼓励。

一次考试,有一个题目是根据描述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有四个小题,那次我四个小题全做对了。而大多数同学不是压根儿不知道相应的成语,就是把成语里的字写错了,反正再没有第二个是全对的。李老师讲试卷的时候,特意表扬了我,这让我树立起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还有一次,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围在老师的办公室批阅同学们默写的生字。突然墙上挂的小广播响了。但是不一会儿声音就变得特别小。老师舀了半缸子水,倒在广播地线穿过的墙脚,广播的声音立竿见影地变大了。老师问我们几个是什么原因。我突然来了灵感,脱口而出:“因为水是电的良导体。”老师露出了肯定的微笑,说“对”。而其他的同学都向我投来佩服的眼光。我之所以那么快就给出正确答案,是因为前段时间在自然课上刚学过电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这件事看起来和语文学习似乎没有关系,但能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我对他所带的语文课也就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应该是这种情况吧!

感谢老师的插柳之恩。正是因为老师这两次不经意的鼓励,让我知道自己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从此,我的自卑感少了许多!

四年级对我的成长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从那时候起,身边再没有出现当面欺负我的同学。也许是同学们都长大懂事了吧!那一年起,我陆续有了几个好朋友:小玲、平平和桂平,后来还有淑娟、淑红和淑霞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平平、桂平和小玲三个可谓是当时同学们中的颜值担当。她们长得乖巧可爱,都是圆脸盘、白皮肤、大眼睛、双眼皮,而我的五官并没有她们好看。我这个曾被别人排挤的丑小鸭能和他们那些白天鹅做朋友,我打内心里觉得无比幸运。

这些好朋友中有的已经几十年未曾见过,有的到现在还能想见就见。但无论怎样,她们都在我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但有些人,你根本不必刻意想起,因为你从来未曾忘记。我小学时代的那些好朋友,这辈子不管联系与否,都会永远驻在我的心里。是她们,让我不再孤独;是她们,让我确认了自己被人世所接纳。

五年级的语文老师是刘老师。刘老师中等个子,经常穿一件草黄色军便服,蓝色裤子。他性格温和,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动怒的影子。刘老师非常重视作文讲评,而我那时候的作文写得比较好,所以我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读。我喜欢写作的种子,可能就是在那时候播下的。

我之所以比较会写作文,一方面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的父亲给我提供了充分的学习条件。小时候,父亲给我订了《中国少年报》,我还有两本分别叫做《八用中文成语辞典》和《新华字典》的工具书。同时,父亲每年还给自己订《甘肃农民报》。这些书籍和报纸,填充了我的课余时间,我在那时候积累的词汇、知道的新鲜事就比其他同龄人多一些。当时我没觉得这些有什么了不起,后来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有条件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这样的支持。从这一点来说,我的确是幸运的。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写的老师全是语文老师。我是不是没良心啊?说明一下,我可没有挑三拣四,这样写,完全是遵从我的内心。因为我从小就学不好数学,而所有的数学老师既没有夸奖过我也没有体罚过我,因此我对数学老师就没有太深的记忆。

我倒是很想写写小学的历史课和自然课。

教我们历史课的是另外一个柴老师(不是前面说的大柴老师或小柴老师)。我五年级时,他是校长——当时也是学校里唯一的一位公办教师。柴老师温文尔雅,知识渊博,关心学生,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们特别爱听柴老师的历史课。在他的历史课上,我知道了社会发展的五个阶段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我知道了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我记住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理,我还背会了《中国历史朝代歌》。这些知识的积累,为初中学习社会发展简史奠定了不可低估的基础,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的自然课也很有趣。其他的事情都忘了,但那时候背会的《二十四节气歌》《风力等级歌》到现在还记得滚瓜烂熟。这两首儿歌的实用性很强,不但能帮我解答自然界和农耕文化中的相关问题,还切切实实用在了我现在所执教的小学科学教学中。那时候,我们的自然课还有一项作业是写自然日记。自然日记里要记录日期、天气、风向、风力、植物新现象、动物新现象等。我还记得我们判断风向的方法:有时看树在风中偏斜的方向,有时扔起一张纸或扬起一把土看纸或土飞去的方向,再将风的来向确定为当天的风向。判断风力就更容易了,看看周围的相关自然现象,再背一背《风力等级歌》,两相对照,就立马能说出当天的风力等级了。

写到这里,我还真有点佩服自己的记性。

再说说小学毕业那学期的学习吧!那学期我们提前上完课程进入了复习。

语文复习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要数句子成分划分和作文练习了。那时候的语文课是讲语法的,老师教我们背了一些划分句子成分的口诀,如:“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因为这部分内容我学得特别扎实,初中的老师再讲句子成分划分时,我觉得非常容易。到现在我还记得小学毕业前的三个作文训练主题:“学习赖宁的英雄事迹”、“给老山前线的一封信”和“2000年的我”。真是幸运,正式统考的时候,作文题目恰好是《给老山前线的一封信》,我可谓如鱼得水了。

数学复习的内容记不清了,只记得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植树问题等各类应用题练习和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的复习。对于数学,我永远都没有灵感,我的数学学习总是被动的,所以成绩一直不好。但那年毕业统考的数学卷子不难,有几道题正好复习时做过,所以很幸运地考了高分。

小学毕业成绩我忘了,但我记得我是全乡的第六名。这个好消息是同村的一个女生特意来我家里告诉我的。

到了秋天,我就去乡上读初中了。

回首我的小学,有苦有甜,有泪有笑。虽然我曾受过一些孩子的欺凌,但我更遇到了给我知识和力量的好老师,结交了我一生念念不忘的好朋友。在小学阶段,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因此,我要感谢我的小学,它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非常难忘的一段旅程。

当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与自己童年的不幸彻底和解了。也许人各有命,大姨把自己的骨肉送给亲妹妹也是经过了艰难的抉择。妹妹的家境比自己的家境好,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妹妹家不会受苦。感恩大姨把我带到人世间,感恩父母的悉心养育让我以今天的这种姿态活在这个美好的人世间!

( 作者简介 :杨托红,笔名杨柳,甘肃静宁人,居高台,教师。高台县作协会员,张掖市诗歌学会会员。有多篇文学作品散见于《园丁诗选》《教苑诗声》《甘肃优秀童谣》《张掖日报》等报刊杂志。)

来源:金色甘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