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了一键呼叫设备,像随时有人守在身边,我独自在家心头也不慌。”近日,北碚区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85岁的独居老人程嬢嬢指着胸前挂着的白色按钮说。“按下去可以一键呼叫孩子和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省去了手机拨号的麻烦。”
“有了一键呼叫设备,像随时有人守在身边,我独自在家心头也不慌。”近日,北碚区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85岁的独居老人程嬢嬢指着胸前挂着的白色按钮说。“按下去可以一键呼叫孩子和社区、物业工作人员,省去了手机拨号的麻烦。”
一键呼叫装置一头连着老人,一头连着智慧养老平台。接到警报,工作人员能根据平台记录的辖区高龄老人具体位置、健康状况等信息,迅速回应老人的求助。
这是天生街道探索科技赋能居家养老场景中的一幕,相关负责人介绍:“当老人能够平安在家,家就是最好的‘养老院’。”
让居家养老从难题变为可能
“421家庭结构”是如今80后、90后们较为典型的家庭结构组成——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普遍是独生子女的他们,在养老这件事上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老人身体不舒服也不愿打扰我们工作,作为子女反而更担心。”生于80年初的李懿说,一边强忍身体疼痛不愿就医,一边担心孩子劳心劳力,是身边大部分老人经常存在的问题。去年10月,独自在家的父亲突发疾病不能行走,因为手机不在身边,还是靠呼叫邻居通知的子女。
“我们都很后怕,出院后强行让他搬来一起住了。”李懿说,搬离熟悉的居所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喜欢独居的父亲而言很不适应,但他们也不敢再冒险,这成了困扰小家庭的新难题。
实现居家养老,需要社会各界力量从不同角度突围。
2024年12月,天生街道引入了和安银发社区智慧居家养老体验中心,带来“吃住游医养乐”六大服务体系和近百种适老化产品,其中就包括让程嬢嬢赞不绝口的“孝心通”智能呼救设备。
“您绑定的设备发出呼救信号。”和安银发工作人员王倩演示了操作方法。在白色机身的按键上,贴着醒目的彩色贴纸:“女儿、女婿、社区、SOS……”不同按键对应不同联系人,老人无需拨号即可呼叫。如遇紧急情况,只需按下SOS键,就可以一键报警。“按键报警后会按照家庭联系人、物业、社区的顺序自动续播,打不通就会直接呼叫110、120。”王倩还演示了拉绳报警、敲击报警、语音报警等方式。
该设备可以识别不同方言的“救命”等呼救声,以及摔倒、敲击的声音,并配有可随身携带的子机。目前,“孝心通”智能呼救设备已安装50余台。
“未来,我们还计划将其接入‘141’智治平台。”天生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适老化样板间”开到家门口
老人在家不想做饭怎么办?去社区食堂。
老人头疼脑热和康复需求怎么解决?去家门口AI问诊、做理疗。
老人的文娱需求如何满足?去老年大学……
天生街道社区服务综合体也是和安银发门店所在地。这里未来将打造成为集老年大学、中医馆、社区食堂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依托社区服务综合体,居家老人面临的常见照护难题可以得到基本满足。
在社区智慧居家养老体验中心,这里展示了数十款适老化产品和设施,宽敞的空间如同一个“适老化样板间”,真实还原老年人高频使用的卫浴、厨房、卧室三大生活场景:配备助力扶手、智能马桶等设备的卫生间安全区,搭载电动升降拉篮、智能灶具等设备的智慧厨房区,采用家用电动移位器、智能护理床的健康卧室区……老年人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适老化体验。
“这个很有意思,和它讲话就可以连接到医生了。”现场,几位老人正在研究一款远程问诊装置。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适老化产品和设施的普及,老年人及其家人对适老化产品的接受度也在逐渐提高。
“并非养老院才是最好的养老去处,居家养老同样是好选择。”和安银发负责人成成表示,只有安全有保障,养老生活才舒心。
“预计明年下半年,我们将在奔月路社区初步实现‘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天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潺潺介绍,力争在2027年实现辖区全域覆盖,让老年人享受近在咫尺的养老服务。(李嘉会)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