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商州区杨斜镇农家屋檐下,高高挂起的玉米棒子组成了金色的帘幕,金灿灿的颗粒饱满紧实,在秋风中既装点了庭院,更寄托着吉祥如意的期盼。在牧护关镇的田间,硕大的冬瓜如同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胖墩”,裹着白霜的外皮泛着瓷实的光泽,个个膘肥肉厚,整齐地排成队伍,仿佛在等候
金秋时节,商洛大地被收获的喜悦层层包裹,目之所及皆是硕果累累、人声鼎沸的忙碌图景,每一寸土地都展现着丰收的故事。
在商州区杨斜镇农家屋檐下,高高挂起的玉米棒子组成了金色的帘幕,金灿灿的颗粒饱满紧实,在秋风中既装点了庭院,更寄托着吉祥如意的期盼。在牧护关镇的田间,硕大的冬瓜如同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胖墩”,裹着白霜的外皮泛着瓷实的光泽,个个膘肥肉厚,整齐地排成队伍,仿佛在等候人们的“检阅”,透着满满的踏实感。沙河子镇中坪村的葡萄园里更是热闹,色泽诱人的葡萄一串串挂满藤蔓,阳光洒下时,果实晶莹剔透,轻轻一碰,仿佛能溢出清甜的汁水。
在洛南县四皓街道连河村的瓜果种植采摘基地,圣女果藤蔓上,鲜红的果实像一串串迷你灯笼,让人垂涎欲滴。在景村镇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红仁核桃种植园内,藏在碧绿朴质外壳下的核桃,褪去外皮后露出坚硬果壳,敲开便是鲜美的果仁,饱含丰富营养。在柞水县下梁镇的木耳基地中,肥厚的黑木耳、珍稀的金木耳从菌袋中蓬勃而出,成为农户增收的“致富耳”。商南县富水镇的猕猴桃也迎来采摘期,毛茸茸的果实挤挤挨挨,一片丰收景象。
养殖园区内同样一派兴旺景象。卫洛乳业3000头奶牛生态循环示范园里,奶牛悠闲踱步;商南县20万只蛋鸡产业园中,新鲜禽蛋源源不断产出,上半年3.43万吨的禽蛋产量较去年增长4.9%。池塘里,鱼儿欢快游动,“秦岭冷泉鱼”这一新晋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为渔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带动全市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81.62%。
丰收背后是政策与科技的有力支撑。商洛市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谋划实施20.1亿元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新建36处地栽木耳基地,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40多场宣传指导,发布5项地方技术规范,用科技护航丰收。
产销衔接同样顺畅,商洛好物正加速走出秦岭:西安的乡村振兴土特产展销中心内43类优质农产品成功入驻;南京的“商洛山珍专营店”与“柞水木耳号”地铁专列,让特色农产品触达更广阔市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加工车间,人们在繁忙的劳作中都带着喜悦,用欢快的笑声描绘出金秋动人的丰收画卷。从粮食满仓到特色兴旺,从品牌提质到产销畅通,商洛正以实干笔触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续写着新的丰收篇章。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红中
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