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访人包括东北抗日联军通信员杨化烽、中共满洲省委地下党员苏飞、东北抗日联军泉眼河分队战士宫文昌等抗战历史亲历者,也包括中共中央驻东北地区代表、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之子罗伟民,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委员冯仲云之子冯松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赵
受访人包括东北抗日联军通信员杨化烽、中共满洲省委地下党员苏飞、东北抗日联军泉眼河分队战士宫文昌等抗战历史亲历者,也包括中共中央驻东北地区代表、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之子罗伟民,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治委员冯仲云之子冯松光,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治委员赵一曼之孙女陈红等抗联后代。通过他们的讲述,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的诸多历史细节,感受到东北抗联将士以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力量。
此次主题发布自启动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截至目前,中国记忆网专题页面访问量突破4.6万次,国家图书馆官方媒体矩阵集中发布的相关视频总浏览量超39.7万次。其中,“方寸大观 国图视听”抖音号发布的《少年随军雪耻路,手刃日寇慰双亲:杨化烽讲述自己从孤儿到抗联的战士经历》单条短视频浏览量超11.7万次,互动量超5000次;国家图书馆视频号发布的《赵一曼孙女陈红讲述奶奶的冰火芳华》互动量超3500次。此外,国家图书馆进一步联合光明网、北京时间等媒体,通过短视频创作、H5解谜活动、SVG长图、专题报道等多元形式扩大传播覆盖面,活动在新媒体平台的总曝光量超308万次。其中光明网发布的《孙女陈红:“父亲将赵一曼三个字刺在手臂上”》在抖音平台观看量超38.3万次;北京时间发布的多条短视频在快手平台登上热榜。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记忆项目2012年启动的首个专题资源建设。十余年来,东北抗日联军专题工作组从东北到北京,再到湖北、四川、新疆、广东等地,对30位东北抗联老战士、50多位抗联亲属和后代、20多位抗战亲历者和抗联研究者进行了口述史访问和影像记录,积累了超400小时的口述史料,采集了约10小时东北抗联密营、战迹地的影像资料。此外,还收集到纸质、数字版历史照片约1000幅、录音带233盘、老战士日记手稿66册、非正式出版物138册件等珍贵文献。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