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京,古称金陵。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70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南京 ,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历史上, 曾数次庇佑华夏 之 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南京,古称金陵。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70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 南京 ,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历史上, 曾数次庇佑华夏 之 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那么,过去的南京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笔者搜集到一些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30年代。通过这些图片,我们看到了80多年前南京的真实景象。
30年代,南京下关火车站前景象。 下关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1968年,下关火车站更名为南京西站。 现为 铁路博物馆。
30年代,南京中山东路。街道宽阔笔直,行道树郁郁葱葱,一眼望不到尽头。照片最远处的紫金山,清晰可见。
这是当时的南京中山路,街道两侧高楼林立,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街道上有黄包车、自行车和汽车驶过。那时候的中山路看上已经很繁华。
30年代,南京中山门,城门被日军炸塌。只有一个城门可以通行,门口有日军把守。
这座残破的城门,就是南京正南门——中华门,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城门一侧 被日军炮火炸塌后修复。有日军在门口把守。
这是站在中华门城墙上面看到的景象。城墙上面长满了杂草,护城河外能看到一些民居建筑。
这张照片,反映的也是中华门外的景象。街道上人很少,道路两侧民居建筑鳞次栉比,一眼望不到边。
30年代,紫金山远眺。紫金山又名 钟山, 有"金陵毓秀"、"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之美誉。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
30年代,历经战火洗礼的南京城墙,有些地方已经坍塌。南京城墙 始建于1366年,被认为是 中国的第一大城墙,更是世界第一大城墙。
这里便是30年代的南京中央天文台,位于紫金山 第三峰上,建立于1928年,在当时有 "东亚第一"之称。
1937年,日军飞机大炮轰炸南京光华门,城门坍塌, 一侧的城墙炸开一个大口子,日军顺着这个缺口进入城中。
30年代,南京玄武湖远眺。湖面宽广,水域辽阔。 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皇家湖泊 园林。玄武湖畔的南京城墙巍峨壮观。
南京玄武湖水波荡漾,湖边码头处,停泊着一些画舫,但是见不到一个游客。
这是位于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始建于1926年。 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30年代,南京下关马码头景象。 码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至东晋在老虎山一带建立的军用码头白石步。
这是当时的南京鸡鸣寺,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四周山清水秀、风景绮丽。"鸡鸣春晓"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
30年代,南京灵谷寺风貌。该寺 始建于 天监 十三年(514年),寺内灵谷塔,建立于1931年, 九层八面,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筑。
位于南京明孝陵前的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对, 每一件雕刻品都有着它的寓意。
30年代,位于南京中山东路的新街口市场,看上去非常繁华。路口中间设有岗亭。 如今的新街口,是中国著名的商业中心。
30年代,位于南京孔庙内的问礼亭。该亭建立于1931年,雕梁画栋,内立 “孔子问礼”石碑 。可惜的是,该亭现已不复存在。
结束语: 回看这些30年代南京老照片,每一张都带着历史的印记。这些照片记录了当时南京的风貌,也称为日军侵华的铁证。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强大了,敌人才不敢再来欺负我们。 ·END·探 寻 历 史 长 河 最 耀 眼 的 瞬 间 来源:追史官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