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城区文荣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十五年如一日扎根教坛,将对学生的关爱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他不宣扬、不张扬,却用一个个饱含爱意的细微举动,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田,改变着他们的目光与脚步,他就是该校语文教师张学胜。
在古城区文荣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十五年如一日扎根教坛,将对学生的关爱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他不宣扬、不张扬,却用一个个饱含爱意的细微举动,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田,改变着他们的目光与脚步,他就是该校语文教师张学胜。
一个善意的举动、一句暖心的话语,最能鼓舞人、激励人。对此,张学胜深有体会。
一次运动会的赛场上,一名平时爱说笑的男生在跑道上不慎摔倒,膝盖擦破了皮,细密的血珠渗了出来。男生强忍着眼泪,咬着牙对赶来的张学胜说:“老师,我没事。”张学胜没有简单地安慰,而是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为男生清理伤口,低声对他说:“疼就说出来,没关系的。”男生低着头,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老师,我怕同学笑我。”张学胜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眼神坚定地鼓励道:“勇敢不是不哭,而是摔倒了还能站起来。”就是这一句充满力量的话语,让男生瞬间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随后,在张学胜的注视下,男生重新站起身,拼尽全力冲向终点。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被关心后激发的力量。
课堂上,张学胜同样用细致入微的关怀,为内向的学生点亮自信的明灯。班里有个总是低着头、回答问题声音轻得像蚊子叫的女孩,一次课堂朗读环节,张学胜特意点了她的名字。在女孩紧张得手足无措时,张学胜走到她身边,俯身轻声对她说:“别紧张,读给自己听就好。”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女孩紧绷的身体渐渐放松。她抬起头,嘴唇微颤,一字一句认真地读完了段落。全班先是短暂的安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对女孩的肯定,更是对张学胜细腻教育方式的认可。从那以后,女孩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还勇敢地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朗诵比赛。当她站在舞台上,用清亮而坚定的声音完成朗诵时,台下的张学胜,眼中满是欣慰。
“教育的力量常常藏在这些细微的瞬间里。它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一次次蹲下身子的倾听,一句句恰到好处的鼓励,一个个被看见的努力。”谈及十五年的教学生涯,张学胜深有感触地说。在他看来,孩子就像一株幼苗,既需要阳光的照耀,也需要耐心的浇灌。当孩子们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时,便会慢慢长出自信与力量,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生长。
十五载春秋流转,张学胜用行动诠释着“爱在细微处”的教育真谛。这份藏在细节里的爱,跨越了时间与距离,成为学生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光。这束光,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善良与希望的种子。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学胜表示,未来将继续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播撒爱与信任的种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被看见中成长,在被理解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为古城教育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王晓明
来源:丽江古城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