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四轶 书以载道 | 对话经典,漫游国学与传统文化长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4 09:01 1

摘要:2025年9月17日下午,由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出版社闽韵讲坛、FULink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组联合主办的第八期《闽韵讲坛》在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国学与传统文化漫谈”为主题,特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丹担任主讲嘉宾

2025年9月17日下午,由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出版社闽韵讲坛、FULink阅读推广服务工作组联合主办的第八期《闽韵讲坛》在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国学与传统文化漫谈”为主题,特邀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丹担任主讲嘉宾,吸引众多师生与文化爱好者线上线下同步参与。

经典启程:探寻国学的源与流

讲座伊始,郭丹教授从“国学”的概念溯源谈起,引用《周礼》中“乐师掌国学之政”的记载,阐明国学作为国家教育机构的原始涵义,并逐步延伸至章太炎、季羡林等学者所定义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现代范畴。他指出,国学不仅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文献,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基因与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

典籍寻根:经典的智慧与光芒

郭丹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等国学核心典籍,尤其着重阐述了《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仁”“礼”思想的内涵。他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不仅是古代士人的行为准则,更是当今社会可资借鉴的伦理资源。郭丹教授也通过《老子》《庄子》中的经典寓言与语句,为大家生动讲解了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真朴为美”的哲学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儒道互补”的智慧格局,理解“中庸”“自然”背后深厚的积极意义尤为重要。

互动环节:当经典照进现实

在提问环节,现场观众踊跃发言,就“中庸是否意味着回避冲突”“打铁花等非遗民俗文化是否也算在国学的行列”等问题与郭教授展开热烈对话。郭教授一一回应,他强调,国学并非尘封于古籍中的陈旧知识,而是一种活的精神资源,能够回应现代社会的伦理困境、价值迷茫和文化认同问题。在讲座的结尾,郭教授还特别强调了阅读原著经典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以“接地气”的方式读经典、用经典,并适当地借助注释正确理解原著的含义,使其真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与实践选择中。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分享,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国学不是遥远的古籍,而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经典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照亮现实的精神之光。本期《闽韵讲坛》内容也将通过“厦门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等多平台推送回顾视频,助力国学经典传播与文化传承创新。

闽韵讲坛是福建省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活动以“书香八闽,悦读四季”为主题,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提供部分资助,与福建省各高校图书馆携手合作,每月邀请知名学者、作者进行主题学术分享。

闽韵讲坛通过精品讲坛的方式,回馈读者,助力省内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旨在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校园,提高学术文化的传播影响力,推进文化服务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