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触手可及” 原州区法院多维普法有实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9:05 3

摘要:“您起诉的事由是什么?不用去法院,这里可以查找到您需要的诉讼文书模板。”9月17日,“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全媒体集中采访行活动采访团来到固原市原州区综治中心时,原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海向清正在引导当事人网上进行立案。

“您起诉的事由是什么?不用去法院,这里可以查找到您需要的诉讼文书模板。”9月17日,“网络普法 与宁同行”全媒体集中采访行活动采访团来到固原市原州区综治中心时,原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海向清正在引导当事人网上进行立案。

当采访团记者及网络达人问到网络直播的边界时,海向清以真实案例为引,讲述了“不守规则”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固原市原州区法院特邀调解员王卓线上调解18起追索劳务报酬纠纷系列案。

立案办案“云上来”,群众诉累减下去

法院的立案大厅里,一台触控终端设备,能够了解自助立案、诉状生成、风险评估等各类业务的办理。指尖一点,就能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今年以来,该院收到网上立案申请5132件,实现民商事案件“指尖立、网上办”,有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原被告在“云端”,法官面对电子屏,一步步引导当事人举证质证、辩论、陈述……见“屏”如面、“云”上断案,在原州区法院已司空见惯。

走上二楼,特邀调解员王卓正在线上调解18起追索劳务报酬纠纷系列案,涉案金额近20万元。现场的原告始终坚持要“一次性付清劳务费”,线上的被告却因经营不善有些犯难。“经营者确实有困难,正在筹措资金,分两笔给大家付完,你们看如何?”双方线上签字确认调解协议后,特邀调解员又趁势开始“普法”:“误啥也不能误了劳动者的工资,民法典和劳动法对于劳务报酬的支付及违约责任均有相关规定……”

正当采访团要离开前往下一个采访点时,原州区法院副院长刘志聪突然叫住大家:“被告刚刚冒雨来了法院,带来了第一笔案款,正好请各位作个见证。”尽管门外雨纷纷,但调解完即到手的工资和被告“下一笔案款下月就付”的保证,却暖了原告的心。

“依托线上调解平台及工具,能够大大缩短调解时长,提升调解效率的同时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今年以来,我院通过在线调解平台化解纠纷1778件,调解成功率达到76.84%,大量纠纷在开庭前得到了有效化解。”刘志聪表示。

固原市原州区法院立案庭副庭长海向清向采访团记者普及上网、用网的边界与法律法规。

经典案例“走出去”,法律意识提上去

“最初扮演‘王大妈’,因为穿衣不习惯,身上过敏、疼痛导致走路都微微弯着腰,没想到形象更贴合。”在原州区法院融媒体中心,法院干警、“王大妈”扮演者王明向采访团分享了他的“演出经历”。

融媒体中心主任谭冰表示,该院于2021年10月成立融媒体中心以来,以“互联网+法治”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普法新路:先后拍摄《王大妈反诈攻略》《金花奇遇记》等250部作品,总计播放量上千万次,获得人民法院“金法槌”奖、人民法院“百优”新媒体作品等荣誉;深耕“原州法院”微信公众号,三次荣获市级优秀政务媒体……实打实地让法院普法从法庭走向指尖,从严肃说教变为了“人人爱看、人人能懂”的法治课堂。

谈及经验,原州区法院几位参与融媒体产品创作的干警表示,“拍摄主题既要引领又要迎合”“赛道、阵地不能贪多,需得求精”“严肃普法与诙谐逗乐亦得兼顾”,但这些看法,指向的均是把更多身边的真实案例转化为故事宣传出去,进而达到普法的“破圈”效应。

固原市原州区法院干警王明分享自己的“演出经历”。

“普法与审判同等重要鲜活、生动、直观的普法才能让人记住法。”原州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全德表示,原州区法院案件量大、类型也多元,原州区法院还以“法院开放日”为代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中小学生、各界群众等,观摩法院见证执行。近五年来,在互联网直播庭审2000余次、公布生效裁判文书11000余份、发布以案释法信息500余篇,力求让每一起案件审判、纠纷调解都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

为的是啥?

为的是让案例“走出去”,把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提上去,把案件量降下来,把办案质效提上去。

来源:宁夏高级人民法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