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媒大学那张泛黄的公示名单前,围满了举着相机的学生。当 “贺峻霖” 三个字和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拟录取” 的字样被同时框入镜头,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般飞遍全网。谁也没想到,这位时代少年团成员会以复试总评 83.58 分、专业知识 84.2 分的成
中国传媒大学那张泛黄的公示名单前,围满了举着相机的学生。当 “贺峻霖” 三个字和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拟录取” 的字样被同时框入镜头,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般飞遍全网。谁也没想到,这位时代少年团成员会以复试总评 83.58 分、专业知识 84.2 分的成绩,成为今年中传最受瞩目的 “学霸爱豆”——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不仅是时代峰峻旗下首位研究生,还是全校仅 3 名报考该方向的播音本科生中,唯一闯过 50% 淘汰率的跨专业成功者。#贺峻霖中传成功保研#
这场看似意外的保研成功,实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 “学术修行”。回溯 2022 年,贺峻霖就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全国第 7 名的成绩敲开中传大门,用实力打破 “流量明星靠特权入学” 的偏见。本科三年间,他的名字始终出现在奖学金公示栏上:大一绩点并列年级第一,大二稳居前 10%,“中传青年五四奖章” 的荣誉证书更是对其综合素养的最佳背书。不同于某些明星 “挂名读书” 的操作,他把专业实践做到了极致 —— 在《中国电影报道》实习主播岗位上,他流畅的临场反应和专业的新闻播报,早已显露出超越同龄人的职业素养,这些积累都为跨考新闻与传播专业埋下伏笔。
选择中传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本身就是一次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抉择。这个聚焦国际传播、智能媒体的顶尖科研平台,向来以严苛的学术标准著称,其复试不仅考察专业知识,更注重对行业趋势的判断能力。贺峻霖选择的研究方向,恰好呼应了当下文化传播的时代需求 —— 当短视频重构信息传播格局,当 AI 技术重塑内容生产方式,既懂播音实务又通媒体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正是市场最渴求的稀缺资源。这种专业嗅觉,让他的保研之路超越了个人成就,成为内娱明星学术选择的范本。
在 “学历内卷” 成风的娱乐圈,贺峻霖的突围显得格外有说服力。近年来,林更新攻读上海戏剧学院博士、杨幂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等事件接连引发热议,折射出行业竞争的新维度 —— 观众早已不满足于明星的颜值与流量,更期待看到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提升。这种变化并非中国独有,在好莱坞,娜塔莉・波特曼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学位颠覆 “花瓶” 印象;在韩国,偶像团体成员边伯贤坚持完成明知大学硕士学业,成为粉丝口中的 “学习榜样”。不同的是,欧美明星多选择 “先学业后职业” 的传统路径,而国内明星更擅长在高强度工作中挤出时间深造,这种 “边实践边充电” 的模式,更考验时间管理能力与学习专注力。
争议声自然随之而来。有人质疑:“明星是否占用了普通学生的教育资源?”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翟天临事件后,公众对明星学术诚信的审视从未放松。但中传的推免制度给出了有力回应 —— 从初试成绩到复试表现,从本科绩点到实践经历,每一项指标都公开透明。贺峻霖能脱颖而出,靠的是连续三年的专业排名,是复试现场对 “智能媒体伦理” 问题的独到见解,而非所谓的 “流量特权”。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在 985 高校的学术评价体系里,粉丝量和商业价值毫无意义,能通关的只有硬实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贺峻霖的选择正在重塑 “偶像” 的定义。当他在采访中说出 “学习是影响人生长远的事”,当他把排练室和图书馆的时间严格分配,这种对自我成长的敬畏态度,恰是对 “流量速朽” 定律的反抗。在这个靠热搜数据衡量价值的行业,他用成绩单证明:真正的偶像力量,不仅在于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更在于对长远人生的清醒规划。这种价值观的输出,比任何商业代言都更有感染力。
如今,媒体融合实验室的门禁卡已经备好,贺峻霖即将开启 “研究生艺人” 的双重生活。有人好奇他会如何平衡舞台与实验室,其实答案早已写在他的经历里 —— 那些在演唱会间隙背单词的深夜,那些在剧组候场时研读专业书的碎片时间,都在诉说一个简单的真理:优秀从无捷径。当内娱还在为 “学历镀金” 争论不休时,这个 21 岁的年轻人用行动证明:把学习当修行,把专业当信仰,流量也能成为追求卓越的助力而非阻力。
贺峻霖的故事或许会引发新的思考:当明星开始认真对待学历,当偶像成为 “学霸” 代名词,这究竟是内卷的加剧还是行业的进步?无论答案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 —— 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能持续学习、不断成长的人,永远能站在浪潮之上。而那些还在质疑 “明星该不该读研” 的声音,或许该把目光转向更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像贺峻霖这样,在各自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来源:颖颖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