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省房租,娶二婚离异女,如今86岁还住出租房,他咋过成这样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4 08:50 3

摘要:几十年前的上海,一个年轻演员与一位比自己大6岁的离异女教师结为夫妻,在外人眼中简直是"天作之合"。

文|寒士之言

编辑|寒士之言

几十年前的上海,一个年轻演员与一位比自己大6岁的离异女教师结为夫妻,在外人眼中简直是"天作之合"。

女方不仅年长,还带有一个女儿,而男方出身寒微,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龙套演员。

周围的亲朋好友纷纷劝阻,认为这对夫妻注定难以长久,预言他们终将分道扬镳。

然而在世人的质疑声中,这对特殊的夫妻走过了将近60年的风雨岁月。

丈夫全心全意对待妻子和继女,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信任。

妻子也一直支持着丈夫追求梦想的脚步。

直到今日,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伴侣已共度金婚,正朝着钻石婚迈进。

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魏宗万,一位在荧屏上饰演过无数精彩反派角色的老戏骨。

1965年,魏宗万踌躇满志地进入上海人艺剧院,开启了自己的表演梦。可谁知道,现实就像把他狠狠按进了泥潭。

剧院里鲜有导演重用他,唯一的机会就是不起眼的龙套角色。

而家中的处境更是雪上加霜,亲哥哥突然占用了他的房间,魏宗万无家可归,只能租住在出租屋里。

但命运总是捉弄人。

他租住的正是未来岳母家的阁楼。

阁楼只有5平方米,魏宗万高大的身躯要侧身弯腰才能进去。

每晚上床时,他不得不蜷缩着身子,否则头会撞到木板顶。

而这个狭小潮湿的空间,就是魏宗万最初的"家"。

就在搬家的当天,他遇见了房东的大女儿周惟明。

离异后的周惟明带着4岁的女儿于虹时常回到娘家,此刻她正哭泣坐在客厅。

魏宗万出言安慰了几句,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次接触。

虽然年龄相差6岁,但周惟明单亲母亲的形象让魏宗万很快熟悉起来。毕竟他们同在艰难环境里求生存。

于是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两人渐渐拉近了距离。

魏宗万单身青年的身份让他倍加珍惜这份感情。

他总是主动照顾好继女于虹,希望能打动周惟明的心。

而周惟明这个年长些的女人,似乎也对这位温柔体贴的年轻人动了心。

就这样,整整两年,魏宗万如一个痴情种子般守候着周惟明。

1969年,周惟明终于点头应允,让魏宗万正式向她求婚。

而作为报答,魏宗万更是孝顺地先征求了母亲的同意。

第二年,随着爱情的火苗燃烧,两人喜结良缘,魏宗万也从此当上了一个继父。

婚后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

外界对这对有些"门楣不对半子"的夫妻是嗤之以鼻的。

一个离异的小学教师,一个身世出身寒微的剧组跑龙套,加上一个来路不明的继女,别人怎么看这对新人准都是耻笑。

甚至还有人直言不疑地对周惟明说:"你们俩注定不会幸福的。"

所有的非议和猜疑传入了周惟明的耳中,她曾伤感地对丈夫说:"如果将来你不爱我了,我不会和你争吵,也不会和你闹,我会自己带着女儿离开。"

而魏宗万则以行动表明心迹。

他郑重地告诉妻子:"幸福不是说大话就能获得的,你要相信我,让未来的日子作证。"

确实,一对赤诚相爱的人是不会被外界的风言风语所动摇的。

周惟明很快就打消了疑虑,专心支持丈夫追求梦想。而魏宗万始终以一片赤诚之心对待妻子和女儿。

婚后的生活虽然拮据,但处处体现着两人的恩爱与相互扶持。

魏宗万那时候的薪水只有几十元,远远不如妻子周惟明一个月领的工资高。

可周惟明为了不伤丈夫的自尊,每月都会将全部工资交给他,自己再向他要用度。

如此体贴入微,让魏宗万倍感温馨。

为了给妻女一个好的生活环境,魏宗万主动放弃了单位的住房分配,住进了一个环境更好的出租屋。

虽然房租要比前小阁楼贵一些,但对于这个热爱家人的男人来说,根本不会在乎金钱上的开销。

至于继女于虹最初对继父的排斥和叛逆,更是考验了魏宗万的耐性。他并未给小姑娘太多压力,而是以温柔相待、与她亲近,努力获取她的信任。

比如每次接送于虹上下学都会备好小零食;生病时将她背在背上看医生,悉心照料等等。

一点一滴的行动终于打动了于虹的芳心,她渐渐接纳了这位好继父。

人不风雅

魏宗万出生于1938年的上海,家境平凡,父亲是工人。

年少的他就对京剧、相声等传统艺术充满了热爱,整日逃学窝在剧院,观摩学习。

可谓是摆渡在两个世界:白天是工厂的普通工人,夜晚则化身为舞台演员。

他的梦想就是终有一日能够踏上正式的舞台,抛头露面。
1955年,为了圆梦,魏宗万放弃中学就读的机会,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当了4年工人。

他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文化课程。

1959年看到戏剧学院招生,他萌生报考的念头,然而前前后后三次才被上海戏剧学院录取,可见一时的曲折。

最终凭借满分的考分和扎实的文化基础,他如愿以偿进入梦寐以求的上戏。

毕业后,魏宗万分配到上海人艺剧院任演员,开启了艺术生涯。

可谓人不风雅则受弃,他因为外表不突出、性格内向,很少被导演重视,总是只能在台前台后打打临时工。

面对重重阻碍,魏宗万从未气馁。

他坚持了整整19年的龙套生涯。

白天打工赚钱,晚上就跟着剧组排练。尽管出身寒微、贫穷潦倒,他从不曾对生活低头。

反而把全部热情投入到艺术中去,在舞台上奋力"说话"。

1982年,张艺谋在《一个和八个》中重用了他,这才是魏宗万演员生涯的开端。

1987年,近半百的魏宗万首次在话剧《想入非非》中一人独挑大梁。

由始至终两个多小时的独角戏,声情并茂、慷慨激昂,让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年,他就获评了国家一级演员。

之后,他相继出演了《三毛从军记》里的老鬼、《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水浒传》的高俅等一系列经典角色,无一不让观众记忆深刻印象深刻。

尤其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更是活灵活现,与诸葛亮的对手戏实力与智慧见长。

每一个角色,魏宗万都倾注了百分之百的心血。

为了塑造司马懿,他曾关了3个月的门,潜心研究这个角色的性格和心理。

为了更贴近角色,他甚至还自学了骑马。

最终当他化妆完毕,连导演都惊叹:"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司马懿。"

光这一个细节就可见,老戏骨是何等认真负责。

即便到了七八十岁高龄,他依然挥斥方遒,精神矍铄。

为了资助外孙留学,他拼命拍戏赚钱,每天只睡3个小时。

一位观众曾见到他在剧组,满头白发、双眼失神,被人扶着下车,震撼之余只能喃喃自语:"太拼命了!"

舞台上风云万种、逼真到位的演技,生活中的魏宗万却格外低调。

退休后的他和妻子同住在阁楼出租屋,每月靠4000多元养老金度日。

很多年轻时的戏友听说他的居住条件,都很费解,但魏宗万却说:"小日子过就得了。"

这位绝顶演员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

无数家广告商给了他可观的酬劳,他统统拒绝了,理由是:"演员的工资,够我生活就行了。"

正是出于这份谦逊品质,魏宗万在艺坛上赢得了无数好评。

他不摆阔气,不炫耀得意,但更不卑躬屈膝。

他对自己的成就从未自满:"我只是从艺近60年,多少算个'老手艺人'。"年过80,妻子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始终如一地侍奉左右,悉心照料。

被媒体盛赞"好男人"时,他只是含蓄一笑:"这并不算什么。"

人生如梦,有情有义。

来源:小楠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