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公海的BBNJ协定是什么?为何它如此重要?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20 22:25 1

摘要:2025年4月14日至25日,全球各国代表齐聚纽约,商讨一项被誉为近年来最重要的环境协定——《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2025414日至25,全球各国代表齐聚纽约,商讨一项被誉为近年来最重要的环境协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简称BBNJ协定,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

海洋与湿地·BBNJ协定

这项于2023年通过的BBNJ协定,旨在遏制公海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在纽约举办的BBNJ协定缔约方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上,支持者将敦促数十个国家完成协定批准程序——这是协定生效的必要条件。

苏珊·加德纳(Susan Gardner)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系统司司长

这份协定是海洋的生命线,而海洋支撑着地球上所有生命。这就是推动全球批准程序如此重要的原因。

©赵宇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让我们深入解析这份被视为海洋未来关键所在的协定。

BBNJ

何为公海?

公海High sea约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从空中俯瞰,这些广袤水域看似荒芜,实则水下生机盎然——从微小的浮游生物到巴士体型的蓝鲸应有尽有。同时,海底蕴藏着极具经济价值的矿产和其他自然资源,正日益成为各国和企业的开发目标。

BBNJ

什么是BBNJ协定?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Agreement under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Marine Biological Diversity of Areas beyond National Jurisdiction简称BBNJ协定,是一项将多项关键环境保护措施延伸至公海的国际协议。2023由联合国员国通过,旨在保护远洋深处的动植物。该协定历经二十年磋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其为历史性成就

▲上图:2025年4月17日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前面飘扬的旗帜。摄影:黄希林(绿会国际部青年代表)|©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BBNJ

为何这份协定至关重要?

公海已成为类似海洋西部蛮荒的地带,化学污染、过度捕捞等环境破坏行为频发。这不仅摧毁部分海底生态系统,更对近海产生连锁影响。加德纳指出,公海失控的人类活动是约10%海洋物种濒临灭绝的主因之一。

苏珊·加德纳(Susan Gardner)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系统司司长

海洋是无数互联生态系统组成的星河,公海生物多样性丧失,将对全球数十亿依赖海洋谋生的沿海居民造成毁灭性打击。

从旅游业、生物科技到清洁能源与制药业,海洋是诸多产业的支柱。2023年海洋商品与服务贸易额更创下2.2万亿美元纪录。

BBNJ

协定如何发挥作用?

该协定为公海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管理奠定法律基础,主要通过四大机制实现:

1. 海洋保护区划设

授权各国协商划定公海保护区,遏制过度捕捞等破坏性行为。

2. 强制环境影响评估

要求企业开展深海采矿等大规模商业活动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3. 惠益共享机制

规定利用海洋基因资源的企业需向海洋保护基金注资,反哺生态保护

4. 科研协作平台

促进跨国海洋研究合作与保护策略共享。

BBNJ

这份协定是要禁止捕鱼吗?

并非如此。协定并未要求全面禁渔,而是倡导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实施负责任的管理。其核心目标是帮助各国以可持续方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确保这片蓝色粮仓能持续滋养子孙后代。该协定的宗旨与2022年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一脉相承——后者正是为保护与修复自然生态系统而制定的开创性协定

BBNJ

为何协定近期重获关注?

尽管联合国员国已于20236月通过该协定,但需获得60个国家政府批准方能生效。截至20253月底,仅有21国完成批准程序。本周,各国代表将齐聚纽约召开首轮预备会议,为协定实施铺路。会议期间预计将全力推动更多国家加入批准行列。

苏珊·加德纳(Susan Gardner)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系统司司长

面对气候变化等公海日益加剧的威胁,建立批准的势头非常重要我们已没有等待的余地。必须立即行动,才能守护海洋亘古不变的生机——让它如亿万年来那样继续维系地球生命网络。

BBNJ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如何助力协定落地?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协同联合国其他机构,双轨推进:一方面指导各国完成批准程序,另一方面协助做好实施准备。目前重点支持26国通过全球环境基金获取专项资金,用于批准流程及早期实施行动。这隶属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更宏大的海洋保护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地保护、修复及可持续管理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

▲上图:2025年4月17日会场的屏幕。摄影:黄希林(绿会国际部青年代表)|©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感兴趣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可以参看原文:

BBNJ Agreement

《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BBNJ协定)为国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之间的跨部门合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框架,以促进海洋及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解决海洋面临的多方面压力。 BBNJ协定共计75条,主要应对四个关键问题。


协定为公正和公平分享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遗传资源和海洋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方面的活动产生的惠益建立了一个框架,确保这类活动造福全人类。


协定将有助于建立包括海洋保护区在内的划区管理工具,以养护和可持续管理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重要生境和物种。此类措施对于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商定的“到30达30”全球目标即到2030年有效养护和管理至少30%的世界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海洋和沿海区域而言至关重要。


协定将确保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决策时得到评估和考虑。它还首次提供了一个国际法律框架,用于评估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内各项活动以及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和有关影响的后果造成的累积影响。


协定还将便利在能力建设和海洋技术转让方面开展合作,以协助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实现协定目标,从而为所有国家提供公平的参与环境,以便负责任地利用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并从中获益。


此外,协定还处理若干跨领域问题,例如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法律文书和框架以及相关全球、区域、次区域和领域机构的关系,以及筹资和争端解决。协定还建立了体制安排,包括缔约方大会、科学和技术机构以及缔约方大会其他附属机构、信息交换机制和秘书处。

(注:本文根据UNEP官网整理,供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编译 | YJ

审核 | Sara

排版 | 绿叶

重建人与自然的平衡 | 支持绿会生态保护公益项目,请点击“阅读原文”

聚焦海洋·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海洋与湿地·往期相关报道】

关于资金安排 | BBNJ协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第四天 | 4月17日海湿观察

关于缔约方大会的讨论 | BBNJ协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第三天 | 4月16日海湿观察

BBNJ协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第二天 | 4月15日海湿观察

BBNJ协定缔约方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在联合国总部召开 | 4月14日海湿观察

“公海治理:BBNJ秘书处的职能” | 比利时常驻代表团诚邀各方参加BBNJ边会

联合国BBNJ协定筹备委员会首次会议:全球海洋治理迈向制度化的新起点

欧盟代表团邀请BBNJ利益攸关方参加海洋遗传资源研究项目成果报告会 | 4月23日 纽约

BBNJ协定筹备委员会首次会议边会活动概览 | 4月15日~24日

助力BBNJ协定实施,联合国海洋事务与海洋法司招聘案例研究专家顾问

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法国的敦促与圭亚那的顾虑

韩国批准《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成为第21个缔约国

BBNJ协定缔约方大会筹备委员会第一届会议拟议工作安排

斯里兰卡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

IUCN最新政策简报:数字序列信息(DSI)作为BBNJ协定下的融资手段

联合国海洋事务司正在招聘能力需求与优先事项评估顾问 | BBNJ观察

120+代表齐聚摩洛哥,共话海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BBNJ)研讨会圆满落幕

重塑海洋生态:BBNJ协议与“昆蒙框架”的前沿探索

国际海底管理局如何在"BBNJ协定"实施中发挥作用?

海洋区域生物多样性新规——“四位一体”的BBNJ协定

智利成为首个批准《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的国家,BBNJ秘书处或设在瓦尔帕莱索

❁ BBNJ中的遗传资源惠益分享,与名古屋议定书、欧盟ABS有何不同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平台创立于2022年12月8日,作为“绿会融媒”(CBCGDF Media)旗下的公益与科普传播平台之一,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聚焦海洋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前沿资讯、支持学术研讨,并推动中国专家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科技治理,服务于科研人员、环保从业者、科研人员、政策制定者及广大公众‌。平台长期跟进各大环境公约、政府间机构、国际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全球重大环境议题(如《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BBNJ、深海采矿等);内容涵盖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动态、全球海洋与湿地科学最新研究、国际环境政策解读、科考成果及保护实践,旨在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并促进跨国合作。平台坚持发布具有创新性、时效性的原创内容,通过服务读者,提供资讯、搭建平台,助力中国专家深度参与全球科技与环境治理。

来源:中国绿发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