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口老槐树下,老张捏着刚到手的养老金补发存折,指尖捻了又捻。五千三百六十八块二毛,这个数字他算了三遍。扭头看见老李端着茶缸哼小曲儿,人家去年补了五万二。老张心里像塞了把陈年稻草:“同是种地退休,差五年就差出十倍的数?”
村口老槐树下,老张捏着刚到手的养老金补发存折,指尖捻了又捻。五千三百六十八块二毛,这个数字他算了三遍。扭头看见老李端着茶缸哼小曲儿,人家去年补了五万二。老张心里像塞了把陈年稻草:“同是种地退休,差五年就差出十倍的数?”
这些年养老金改革像辆加速的班车,2014年前退休的“老人”按老办法算账,2014年后上岗的“新人”全按新规走,夹在中间的“中人”最煎熬。老张这类2015年退的,补发按过渡比例折算,像半旧不新的棉袄——暖和但总有风往里钻。隔壁镇社保所的小王解释:“早退休的虽然补发少,可多领了五年养老金,里外里差不了太多。”道理都懂,可看着镇上退休教师每月六七千的养老金,老张总觉得这账本哪里没算平。
城里人抱怨养老金涨得慢时,村里老人摸着每月138块的存折不敢咳嗽。老周家墙上贴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记录,从每年100块咬牙交到3000块档,现在每月多领两百出头。儿媳妇私下嘀咕:“多交那些钱不如存银行吃利息。”可老人怕啊,怕哪天躺床上连买止痛片的钱都得伸手要。
县里推广手机查养老金,62岁的刘婶捧着老年机直跺脚。儿子教了三遍还是记不住密码,最后丢下一句“查清楚了也变不出金子”。更让村干部头疼的是那些“代办补发”的骗子,专挑独居老人下手。上个月邻村有人被骗走两万八,老汉蹲在派出所哭:“说是能帮我多补六年,哪知道连棺材本都折进去。”
田间地头的老伙计们常念叨:“每月多给两百块,就敢多称半斤肉。”现实的夹缝里,76岁的王伯大暑天还在地里收冬瓜,波澜壮阔的雪山下,是连绵的田野与温柔的村落,美得仿佛世外桃源,卖菜钱比养老金多三倍。他掰着指头算:“新农保再涨点,儿女每月少给三百,电话里能少听两句牢骚。”
夜渐深,老张把存折锁进陪嫁的樟木箱。箱底压着全家福,儿子在深圳工地上笑出一口白牙。他知道补发款就像迟到的春雨,解不了大旱,但总能让枯苗多撑两日。收音机里正播着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的消息,老张突然想起明天该去领新发的社保卡——这次,他决定让孙子教他用手机查账。(全文完)
【互动话题】您家老人每月养老金够开销吗?有没有遇到补发困惑?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绿野仙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