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揭秘“夜樱计划”:日本未投降,细菌战能否屠城美西海岸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6:02 1

摘要:9月18日,电影《731》的公映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石井四郎提出夜樱计划,充分暴露了他作为军国主义战争狂人,妄想用细菌武器帮日本征服世界的野心。

9月18日,电影《731》的公映引发了广泛讨论,其中石井四郎提出夜樱计划,充分暴露了他作为军国主义战争狂人,妄想用细菌武器帮日本征服世界的野心。

电影中石井四郎提及的“夜樱计划”,乃是借鉴了日本在二战末期真实存在的,但未实施的细菌战袭击美国西海岸本土的计划。比较接近的原型,1945年3月26日,日本海军与731部队共同策划,宗旨在用细菌武器攻击美国本土的“夜樱作战”(又称“樱花作战”)。

很多人好奇,如果日本晚投降一个月;或者美国不向日本本土投放两颗原子弹,日军继续抵抗,731,美国西海岸是否能成为人间炼狱?二战历史是否由此改变?,美国西海岸是否能成为人间炼狱?二战历史是否由此改变?

本文结合历史档案与学术研究成果,深度解析日军731部队鼠疫细菌武器,袭击美国西海岸本土计划实现的可能性。

抗战之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如浙江衢州、湖南常德一带发动过细菌战,深知细菌武器的威力。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为了尽快取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日军曾经想在太平洋战场上对付美军。

如1942年3月菲律宾的巴丹半岛战役上,日军空军曾经想在该岛屿十个地点,投放大约200斤、约1.5亿只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但日本海军和陆军攻破了美军和菲律宾军队的防守,取得了巴丹岛战役的胜利,自然取消细菌战袭击美军的念头。

在1944年7月的塞班岛战役中,日军本来也想空军投放细菌武器,但携带跳蚤的潜艇被美军的剑鱼号潜艇,在父岛一带被击沉,自然细菌战的阴谋没有得逞。

硫磺岛战役期间,日军曾经尝试使用过生物武器,但据后来日军飞行员回忆,由于种种原因飞行都没成功。

1945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在二战中处在穷途末路的状态,但狂热的军国主义份子还想垂死挣扎,天皇和日本军部号召日本民众为军国主义侵略野心而战,准备玉碎计划,以死殉国。

731部队的长官石井四郎也还没有死心,妄图把自己多年研发的细菌武器作为扭转战局的“终极武器”,“夜樱计划”就是这一疯狂构想下的产物。

石井四郎的夜樱计划就是打算与日本海军合作,共同用细菌战袭击美国本土。具体来说,就是由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前司令—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由731部队的军医中将石井四郎提供细菌武器支持。构想用 5 艘伊 - 400 型潜艇组成 “神龙特别攻击队”,每艘搭载 3 架 “晴岚” 攻击机。

小泽治三郎中

之后,5艘新型伊四百型潜舰先横越太平洋,攻击美国的南加州。在每一艘潜艇,装载3架载鼠疫跳蚤的晴岚攻击机。潜艇先会在圣地亚哥附近浮出水面,之后让飞机或使用带鼠疫病原体的气球炸弹或者陶瓷细菌炸弹,袭击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等城市。

石井四郎看中鼠疫这一细菌武器的杀伤力,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曾三次世界大流行鼠疫,累计不少于1.35亿人死亡。他的构想,就是先在美国南部海岸区域爆发和感染鼠疫,打击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士气。

这一次“夜樱计划”,对于日本空军飞行员和潜艇的作战人员来说,基本上是一次送死的、有去无回神风式作战的单程任务。因为行动过程中必然会暴露自己,必然会被美军袭击,然后葬身于异国他乡。

石井四郎和日本海军的合作,标志着细菌战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根据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和日本历史学家碇义朗的著作《伊400潜水舰空母》,该计划于1945年3月26日正式定案,预定于同年9月22日执行。

石井四郎

电影《731》中,描述石井四郎对研发的细菌武器威力自信满满,甚至放言:“终有一日,我们的细菌将飘过大洋,让埃菲尔铁塔下无人行走,世界都会是大日本帝国的!”

电影中石井四郎振振有词的台词,也的确是令人感到这一位狂热军国主义分子征服世界野心的可怕!但这一切都是艺术加工!

先从承载夜樱计划的伊- 400 型潜艇来说,伊- 400 型潜艇乃是二战时候,世界最大的潜水航母,排水量达 5223 吨,航程可达 69450 千米,续航力达3.75万海里,可隐蔽接近美国西海岸;“晴岚”攻击机专为特种任务设计,投弹技术成熟。

伊-400型潜艇

再加上731部队在中国湖南常德、浙江衢州等多次实战中,使用过陶瓷细菌炸弹,证实具有较大的杀伤力;又如1944年日本曾向美国投放9000余个气球炸弹,部分成功抵达本土。石井四郎的“夜樱计划”似乎具有可行性。

但我们经过一番分析,如果日本没有在1945年8月投降,美国也不会遭遇从东北731实验基地研发的鼠疫生化武器大屠杀!

先分析,日本伊- 400 型潜水艇虽然先进,但二战历史上建造该潜艇的计划却是严重受挫。原本日本是计划建造18艘该型号的潜艇,可是国力有限,在1945年8月仅仅完成了3艘(伊 400、伊 401、伊 402),其中一艘伊 402 还被紧急改造成燃料补给舰,难以参与作战计划。

这一切意味着,如果按照“夜樱计划”的最理想状态,日军只能出动2 艘作战潜艇,也只能达载 6 架 “晴岚”攻击机,攻击武器仅为计划规模的 40%,是很难确保计划能成功完成。

伊——400潜水艇内部结构图

最致命,由于战争把日本打穷了,掏空了家底,承担投放细菌武器重任的“晴岚”攻击机生产同样遭遇重创: 1944 年 12 月名古屋地震和 1945 年 3 月美军空袭摧毁了主要战斗机的生产设施。这样,包括原型在内生产的“晴岚”攻击机仅28架,可用在作战的不足20架,很难达到对美国西海岸发动细菌战的作战机要求。

在另一方面来说,伊 - 400型潜艇虽然具备搭载攻击机的能力,但在实际作战中存在许多问题。潜艇是需要长途跋涉数千海里,才能抵达美国加州的西海岸。

但美军也不是吃素的!为了取得太平洋战场胜利,在日本到美国的太平洋海底中,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反潜体系,包括反潜巡逻机、驱逐舰和潜艇等。日本潜艇要躲避美军严密的反潜网络,突破封锁的概率极低。

如1945年4-5月,美国的“泪珠行动”抵御了德军潜水艇,试图接近美国东海岸。当时,美军 42 艘驱逐舰和 4 艘护航航母组成的反潜网迅速响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仍击沉 5 艘潜艇,自身仅损失 1 艘驱逐舰,这证明美军对本土海岸防御的重视程度远超日军预期。

美国的“泪珠行动”

如果“夜樱”计划真正的实施,日军伊- 400 型潜艇上30 分钟的飞机发射准备时间,在美军反潜巡逻体系下几乎等同于自杀。因此,日军自己的评估报告也承认:

“潜艇在北美西海岸暴露 15 分钟以上即有极大概率被发现。”

即使日军潜艇能抵达美国西海岸,但在实际作战的过程中又暴露严重问题。如伊- 400型潜艇在浅水区机动困难,而美国西海岸的圣地亚哥附近海域多暗礁,潜艇必须在远海地方释放飞机。

晴岚攻击机

于是,作为装载细菌武器的“晴岚”攻击机必须飞行更远距离,才能投放细菌炸弹。但该机型实际作战半径仅 1188 公里,扣除往返航程后,留给投弹的操作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晴岚”攻击机在美国西海岸,可能还没飞到投放细菌炸弹的目标地点,飞机就没油熄火了,任务就完成不了

同时,细菌炸弹的投放效果也受到飞行高度、速度和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日军飞机飞到美国西海岸的目标区域,也很难保证投放能引发大规模疫情。

更为严重的是,“晴岚”采用是热田 30 发动机,可靠性极差,在训练中多次出现空中熄火,日军飞行员私下叫为“空中打火机”,讽刺发动机效能差。

一个历史例子可以证明。在二战末期的1944年7月,日军曾派遣一支潜艇编队前往澳大利亚海域执行类似任务。但在途中,该潜艇就被美军“剑鱼”号潜艇发现,并且击沉。这一切,都充分暴露了日本潜艇在太平洋海战中,远程作战中的脆弱性。

美军战后在爱知永德工厂缴获的“晴岚”,如今保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美国西海岸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决定日军实施细菌战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日军曾经评估美国西海岸旧金山湾区、圣地亚哥、洛杉矶港口、西雅图地区为优先的打击目标。在日军看来,这些地区的人口密集、港口繁忙、容易引发连锁的公共卫生危机。

但是,日军在美国投放细菌炸弹,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日军能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如湖南常德和浙江宁波、衢州一带发动细菌战,也是由于中国南方地区气候湿润、环境适合细菌传播,容易引发疫情。

但是美国西海岸的气候,相对来说是比较干燥。在干燥的环境中,鼠疫杆菌等细菌容易失去活性,跳蚤等传播媒介的生存和繁殖也受到一定限制。美国西海岸海风的吹散。这也使鼠疫杆菌传播比较分散,难以达到疫情爆发的效果。

除了日军自身装备和作战能力的问题外,美国医学的发达,也是石井四郎的“夜樱计划”难以实施。

与抗战时候的中国城市农村公共卫生体系落后不同,1945年美国西海岸乃是发达的工业地区,已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仅洛杉矶市就有 12 家传染病医院和 500 余名公共卫生官员。一旦爆发鼠疫疫情,患病病人立即被迅速隔离和治疗,还有完善的消毒措施,阻止疫情的扩散。

而且,1943年青霉素已经投量生产,在当时美国已经普及抗生素,公共卫生体系与隔离机制。即使疫情爆发,大概率会被迅速控制。

二战时候的青霉素

日军在东南亚的细菌战经验显示,鼠疫细菌在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通常不足 30%。从日本海域潜艇经过太平洋,抵达美国西海岸的航行需要数周时间,沿途中很多鼠疫细菌死亡,实际能用于攻击的活体鼠疫细菌将大幅缩水。

为此,日军情报部门曾悲观预测:

“在欧美国家实施细菌攻击,效果可能不及中国战场的十分之一。”

从这里可以证明,石井四郎“夜樱计划”细菌武器屠城美国西海岸,简直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和震撼。

于是,石井四郎得“夜樱计划”最终也流产。后来,美国人为了换取731部队得细菌武器研究资料,豁免了石井四郎和其他731成员的罪行,这一计划长久也没被人知。

现在,我们继续讨论,如果日本真的在美国西海岸本土上实施“夜樱计划”,美国作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大国,完全有可能举全国之力,对日本本土进行更猛烈的核打击,甚至全面入侵。

再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日本在美国本土上发动细菌战的“夜樱计划”,只能伤害平民区,并没有波及军事区。同时攻击平民做法将彻底践踏国际法,使日本沦为全世界的公敌,加速其孤立和灭亡,对日本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现在,又假设如果美国没有在1945年8月投原子弹,战局拖到九月,局势会怎么演变?

如果没投原子弹,美军也想尽快结束二战,原定登录日本本土的“没落行动”(Operation Downfall),计划在1945年11月1日登陆日本九州。

虽然面对美军本土登陆,日本依然有海军残余舰队和航空兵力可以抵抗,731部队八月初依然在哈尔滨基地弄细菌武器研究,也可以发动针对美军的细菌武器袭击。

但是,日本发动二战,已经拖垮了日本的国力。为了战争,日本已经资源耗尽,财政亏空!在1945年8月时候,日本由于燃料极度短缺,工厂面临停产的境遇,空军连常规空袭都难以维持。

日军G8N“连山”轰炸机

如日军比较先进的G8N“连山”远程轰炸机仅试产数架,无法承担跨洋轰炸的任务。鉴于日军空军气球轰炸美国本土的例子,美国也加强西海岸防空警戒,设立了“气球炸弹监测网”。再加上苏联出兵中国的东北,两面夹击,更加无国力去跨洋向美国投细菌炸弹。

可以证明,在当时日本国力下,也很难实行细菌战轰炸美国本土的“夜樱计划”。

“夜樱计划”因日本的投降而中止,但是它存在却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疯狂野心。当石井四郎作为以为医学博士,却违背医学服务人类的科学伦理精神,为日本军国主义野心残害人类。

日本神风敢死队

由此可以看到,真正阻止“夜樱计划”失败,不是计划本身致命的技术缺陷,却是科技伦理的丧失和反人类的本质!

今天全世界人类,依然面临新型病毒、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带来的安全挑战。我们必需铭记未执行“夜樱计划”之教训,令科学技术发展走上人类伦理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731#

来源:柳州阿妹侃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