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街角,阳光明媚,张宏民正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一支冰棍,吃得那叫一个专注,又悠哉。
一个人坐在长椅上吃冰棍,真就意味着“孤独终老”了吗?
在街角,阳光明媚,张宏民正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一支冰棍,吃得那叫一个专注,又悠哉。
没有穿西装,也没有系领带,就穿着一件普通的T恤和短裤,一脸的轻松自得。
正是这张再普通不过的生活照,被传到网上,结果引发了一阵“全民焦虑”——
60多岁了还没结婚,真让人觉得挺可怜的吧?
像你这么好的人,不结婚岂不是挺可惜的嘛?
再牛的人,年纪大了没人关照也白搭啦。
有人都直接说了:“这样活着,算失败。”
可真是这样吗?张宏民看了眼评论,只回了一句话:
我不是不打算结婚,只是一直在等待那个“合拍”的人出现。
就这句话,静得让人忍不住想闭嘴。不过话虽如此,里面的道理可不少,背后的一段故事,也确实值得细细聊聊。
从坐在收音机边的小男孩,到成了“零失误”铁面无私的新闻人,这一路走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1961年,张宏民在北京降生,家境非凡,父亲是学术界的专家,母亲则是清华的教授。
那会儿,哪个家里孩子能到这份儿起点?别家还在外头玩泥巴,他早就开始研究《史记》《左传》了。
他最喜欢的,还是那台陈旧的收音机。
每天晚上,他就靠在收音机边上,听着播音员那铿锵有力的报道新闻,听得入迷极了。
有次他爸开玩笑说:“你以后打算成为科学家吗?”他一边模仿着播音员那声音,一边回答:“我想当播音员。”
这段玩笑,他自己竟然真正给实现了。
1978年,别人都抢着报考清华、北大,他偏偏坚持填了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还选了个冷门专业:播音系。
爸妈听到这个都愣住了,现在这个年代,不学理科、工科,不觉得路会很难走吗?
但张宏民已经下定决心,绝不后退。
他在1982年一毕业,就直接走进了央视,那会儿他才21岁。几年之后,《新闻联播》准备换班,他被选中去试镜,一开口,整个现场都静下来。
语调低沉,给人感觉沉稳踏实,又不失亲切感。
一句话说定,从此全国的观众在吃饭时,多了一个熟悉的陪伴声音。
他刚登上主播台的时候,还年轻;等到离开那舞台时,头发已经变得雪白。
在这三十二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在新闻联播上亮相,毫无差错,没有绯闻,也没有八卦消息。
他从不在镜头前露出笑容,稿子背得一字不漏。那些突发的新闻稿件、通宵赶出来的报道,他就像个机器一样,不停地消化、再消化。
可人可不是那啥,无休止的工作,他也会忍不住心疼,付出总有代价。
感情这回事,他一直没啥打算去凑合。
那会儿,张宏民也有过感情经历,大学里的学妹挺喜欢他的。
他们一边看书,一边聊天,还骑车逛逛,偶尔一起去天坛旁边吃炒肝……感情真挺纯粹的那种。
不过呢,也给他带来了麻烦。他一毕业就进央视,忙得连脚都离不开地。
《新闻联播》的节奏快得让普通人都跟不上,经常得等最新的消息,凌晨胡乱码稿、通宵改词也不算稀奇。
她还在念书,梦想着约会、看电影、假日一起出去玩的日子。
渐渐地,两人像两条平行线,边走边渐行渐远,最终分开了。
后来,有朋友介绍了不少对象,既有温柔文静的女老师,也有气质干练的医生。约出去吃个饭,聊聊心事,感觉都还挺不错的。
可就是差点儿达不到那种“合拍”的感觉。
有人问他:“你是不是太苛刻了?”
他说:“不是挑剔啦,是我清楚自己能提供什么,也明白自己不能给什么。”
张宏民属于那种很有界限感的人,他很清楚自己不能像普通丈夫一样,下班后到家陪着妻子做饭、看电视。
他的生活一直被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都是突发状况、紧要任务、责任感和纪律所把控。
他说:“要是不能陪着,就别让别人等着。”
他不是不想走入婚姻,而是不愿意看到别人为自己孤单着。他觉得,勉强下去的婚姻,实际上是在亏待对方。
当他最亲密的同事罗京在临终前对他说的一句话,彻底让他看清了自己该走的方向。
我心里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没有好好陪伴家人。
张宏民静静地沉默了许久,那天晚上,他整夜都没有合眼。
有些人,天生就会把一辈子的心都交给自己的热情。
一到退休,反倒比谁都热闹得多。
2014年,张宏民正式告别了主播台,和李瑞英一块退休了。当时他53岁,很多人都觉得他该开始考虑婚姻的大事了。
他笑着说:“我得出去逛逛外面的世界了。”
这些年,他变成了“最忙碌的退休者”。
他成了好几个公益大使,跑到偏远山区拍纪录片,用自己退休的工资买相机和胶卷,一张一张给孩子们记录成长的点滴。
他说:“让他们知道,远方有人在挂念他们。”
他也在短视频平台搞起了账号,还是那熟悉的播音腔调,讲节气、聊历史、谈诗词,几十秒的视频里,浓缩着千年的文化底蕴。
最火的时候,他的账号拥有几百万粉丝,大家都在期待着他的下一次更新。
他还和老同事们保持联系,聚会的时候聊得热火朝天,还会拍照发到朋友圈,粉丝们都叫他“最有文化的老头儿”。
他开车去新疆玩,沿途拍个不停,分享那些美丽风景;还跑到西安讲唐诗,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洛阳时穿上汉服,感受古韵;在敬老院为老人念书,传递温暖。他的生活步调明确,有自己的目标,也充满了热忱。
他说:“要是人不去过自己喜欢的模样,那这一辈子可是太遗憾了。”
偏偏有人盯着他不结婚这事,怎么也不放手。
有张他吃冰棍的照片在网上传开了,评论区里热闹得不得了。
真是挺心酸的。
岁数大了,没人搭把手。
年轻时拼事业,老了才发现后悔得太迟。
张宏民自己在阳光底下坐着,手里拿着冰棍,表情挺满足的,就像个小孩似的。
有人说他没成功。
到底什么算得上成功?是儿孙绕膝,还是每天按时吃饭、定时锻炼,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能准点完成?
张宏民没有子女,不过他却赢得了无数学生的尊敬。
他没有老婆,但有一帮老友和成千上万的陌生人愿意陪他聊天;没有家庭牵绊,却每天都在为公益和文化事业努力。
他的日子并不是“被剩下”,而是自己决定留下来的。
他说过:“最怕的可不是孤独,而是不得不忍受将就。”
他坚持不将就,因此也过出了不一样的精彩和富足。
现在这个节奏实在快,好像每个人都被硬生生塞进了一个固定的框:20岁谈恋爱、30岁走入婚姻、35岁迎来孩子、60岁享受天伦之乐。
人生可不是那条生产线,咱们每个人都得有权利按照自己的节奏活着。
张宏民这一辈子,从未有过“白白”的时光。
他花了32年的时间守在播音台,为亿万家庭传递每一个新闻瞬间;退休之后的十年里,又将兴趣爱好和公益事业融合得恰到好处。
他可并没有选择“躺平”,也没有走“孤独终老”的路。
他只是沿着自己挑选的路径,坚决地走到了如今。
别人眼中的“单身”,在他看来是“自由自在”;别人觉得是“孤单寂寞”,而他却感受到的是“热闹非凡”。
一个人呀,也能过得充满活力,热气腾腾。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高手”。
来源:小熊娱乐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