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系统全力赋能 青海好物“乘云直上” ——首届“青海土特产推荐官”直播竞赛现场直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4 04:14 1

摘要:9月23日,由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的首届“青海土特产推荐官”直播竞赛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全民健身中心火热开赛。来自全省的16支参赛团队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亮相直播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掀起了一场助力乡村振兴的“电商风暴”。活动以“青海供销·直播助农”

青海土特产推荐官直播竞赛现场。

西海新闻记者 周建萍 文/图

9月23日,由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的首届“青海土特产推荐官”直播竞赛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全民健身中心火热开赛。来自全省的16支参赛团队携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亮相直播间,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掀起了一场助力乡村振兴的“电商风暴”。活动以“青海供销·直播助农”为主题,旨在通过直播带货新业态,推动青海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为农牧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直播现场:高原好物秒空 销售数据攀升

13时,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各参赛团队迅速进入状态。镜头前,主播们身着特色服饰,以生动的讲解和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将青海特色产品推向全国。

互助供销联社团队的主播郭梅琴一开播就收获诸多粉丝连连点赞。凭借对本土产品的深刻理解,她将高原手撕风干牦牛肉的独特风味娓娓道来:“我们的牦牛肉零添加、纯天然,牧民们凌晨就开始晾晒……”话音未落,直播间弹幕已被“终于抢到了”“支持家乡特产”等刷屏。仅半小时,销售额突破2.9万元。

中国邮政青海省分公司团队主打“老陈醋+土榨菜籽油+黑枸杞花蜜”组合套餐。主播颜贵结合健康饮食趋势,强调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我们的黑枸杞花蜜产自柴达木盆地,日照足、活性强,营养满分。”人气组合上线后迅速成为爆款,黑枸杞花蜜一度售罄。

三江馨源坊团队的主播罗军则另辟蹊径,以“醋文化”为切入点,现场演示青稞麦片蘸醋的独特吃法。“酸爽开胃,减脂必备。”幽默的互动吸引了近2000名观众,一小时内醋类产品销量突破百单。

据现场统计,截至15时30分,各直播间累计观看超10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单个直播间同时在线人数最高达6700多人。其中,高原手撕风干牦牛肉、沙棘果脯、青稞麦片等产品因品质出众、文化附加值高,成为消费者争相购买的“明星单品”。

供销社系统“全链条”赋能 助农模式创新升级

作为活动的主办方,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此次不仅提供平台支持,更从供应链管理、选品优化到物流配送全程介入,构建起“农户+合作社+直播团队+平台”的助农闭环。

活动负责人介绍,赛前已通过严格筛选组建产品库,涵盖牦牛肉、沙棘、青稞制品等20余款青海地标性农畜产品,并协调企业积极供应,确保参赛团队能以最优价格回馈消费者。同时,联合抖音、快手等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对参赛商品予以流量扶持,助力“青字号”品牌破圈。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竞赛,挖掘更多本土‘新农人’,借助直播电商缩短产销链条。”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青海特色农产品多依赖传统渠道销售,中间环节多、利润薄。如今通过直播带货,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让农牧民直接对接市场,真正实现‘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赛事亮点纷呈 供销力量彰显担当

本次竞赛不仅是一场带货比拼,更是一次供销系统服务能力的集中展示——

参赛团队同步开通抖音、快手、视频号账号,多维度触达消费者。其中,青海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的“火焰果”饮料因口感清爽、包装新颖,开播半小时即售罄,企业紧急补货仍供不应求。

参赛主播纷纷将青海民俗文化融入直播。例如,土族阿姑主播费他义花身着民族服饰,用方言讲述沙棘果脯的采摘故事,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直播竞赛评分体系结合实时观看人数、销售额、投票热度等多维度指标,确保公平公正。

小屏幕撬动大市场 乡村振兴添动能

青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马忠英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这场直播竞赛不仅是销售平台的拓展,更是供销社深化改革、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通过培育本土直播人才,打造‘青字号’电商品牌,希望让更多人看到青海的好山好水好产品,为农牧民持续增收注入新动力。”

据统计,青海省近年来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农畜产品连年增加,但受限于品牌影响力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市场潜力仍未完全释放。此次竞赛通过实战演练,为基层供销社培养了一批懂直播、善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也为后续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直播的热度仍在持续,这场由青海供销社系统搭台的“助农盛宴”,正以“小屏幕”撬动“大市场”,书写着青海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西海都市报》(2025年09月24日 第A3版:青海·关注)

来源:青海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