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印度政府对中国媒体下黑手,印中将还扬言要与中国开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6 11:38 2

摘要:1962年边境战争后,两国虽未再爆发全面冲突,但小规模摩擦持续不断,例如1967年的乃堆拉山口与卓拉山口冲突中,印军以架设铁丝网为导火索挑衅中方,最终在解放军的反击下伤亡惨重。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5月14日,印度政府就突然宣布封禁新华社驻印分支机构,并驱逐其记者,而所谓的理由,就是这两家媒体传播“巴基斯坦的宣传内容以及未经证实的信息”

甚至就连印度退役中将拉古纳特·辛格,在电视访谈中声称:“与其在边境承受压力,不如与中方开战。”

难道印度打了败仗还不让说?他究竟在打什么算盘?

1962年边境战争后,两国虽未再爆发全面冲突,但小规模摩擦持续不断,例如1967年的乃堆拉山口与卓拉山口冲突中,印军以架设铁丝网为导火索挑衅中方,最终在解放军的反击下伤亡惨重

而且进入21世纪后,印度就加速军事现代化,组建7个山地师并强化锡金、拉达克等地的驻军,甚至在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超30万兵力,扬言“切断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通道”

可长期军事对峙,也导致印度军费激增,在2020-2024年间,仅电子制造业便因对华“脱钩”损失150亿美元,10万工人失业,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逐渐难以为继。

尤其是在2020年,莫迪政府就推行对华经济“脱钩”,封禁300余款中国APP,限制中企投资,甚至遣返中国技术人员,其目标是通过替代中国产业链,实现“印度制造”崛起

可经过四年的实践,结果却事与愿违,毕竟中印贸易额不降反升,印度苹果代工厂因缺乏中国技术支持,良品率长期低迷,就连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在2023年报告中也承认,强行“脱钩”导致制造业升级受阻,技术依赖反而加深

更为讽刺的是,印度一面抵制中国商品,一面大量进口中国工业中间品,就以手机产业为例,印度本土品牌依赖中国芯片与零部件,封禁中国APP反而导致本土互联网生态萎缩。

尤其是当印度军方精心策划的“胜利叙事”在5月12日遭遇致命打击后,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就公布了高清的卫星图像,结果发现印度空军引以为傲的“阵风”战机编队,在首轮攻击时就被中国武器锁定击落3架

面对这样的铁证,印度一些媒体也是纷纷进行报道,可不料很快他们就在印度境内“技术性消失”,再也打不开了。

而且在5月14日,X平台印度版就突然下架8000余个账号,其中包括所有转发新华社战地报道的本土用户,甚至他们还以“散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替巴基斯坦说话”等为由,封禁了新华社、环球时报等中国官方媒体。

面对这样的行为,就有外界分析,印度政府这是铁了心要在国内造一个“印度必胜”的平行宇宙,毕竟对莫迪政府来说,“强大印度”这块金字招牌,是万万不能掉漆的。

虽然这种“丧事喜办”的本事,或许真能暂时稳住阵脚,忽悠一部分人,提振点虚火,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谎言说上一千遍,也变不成真理。

而且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印度吃了闷亏之后,印度退役陆军中将尚卡尔,就在新德里战略研究所发表言论,那就是:“与其在边境承受压力,不如与中方开战。”

甚至这位曾主导引进美制M777榴弹炮的“炮兵专家”还声称:“中国军人连自家装备都玩不转,巴基斯坦人用歼-10C打得我们落花流水。”

不过面对这样荒谬的言论,也意外撕开了印度军工体系的“遮羞布”,毕竟在班加罗尔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机密档案中,就记录着更残酷的现实。

印度国产“阿琼”坦克自1984年立项以来,仅完成30%的国产化率,而他们引以为傲的“烈火-5”导弹,其惯性导航系统仍依赖俄罗斯提供的陀螺仪。

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2024年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无侦-8”高超音速无人机,其采用的乘波体设计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就已经领先印度同类研发项目至少15年

而且不说当年兵败如山的历史教训,单看眼前,巴基斯坦空军在冲突中用的歼-10C和“枭龙”,固然是好东西,可这哪算得上我们空军的顶级配置?

尤其是印度军队那个号称“万国造”的武器库,虽然看着是五花八门,但可系统兼容、后勤维护、人员培训这些要命的短板,这次冲突里怕是暴露得人人皆知,甚至就连他们从法国高价买来的阵风战斗机,似乎也没占到啥便宜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5月15日关于破防了?印度对中国媒体下黑手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观察者网2025年05月13日关于印度退役中将张口就来:巴基斯坦人操控中国武器更好,宁愿和中国作战而非巴基斯坦的报道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