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探访!中广核海上风电成为绿色能源新名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20 18:25 1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风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力军,推动着人类向低碳未来加速迈进。作为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者,中广核始终站在海上风电发展的最前沿,以创新实践打造绿色低碳转型的 “中国方案”。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风电已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力军,推动着人类向低碳未来加速迈进。作为中国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者,中广核始终站在海上风电发展的最前沿,以创新实践打造绿色低碳转型的 “中国方案”。

近日,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RAI)《直击现场》(Presadiretta)节目记者

Riccardo Iacona里卡多·亚科纳实

地探访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项目,用镜头记录下这场“蓝色能源革命”的生动图景。

S

融合发展,开启 “海上经济” 新范式

N

节目实地探访了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基地

里卡多·亚科纳了解到中广核在海上风电领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次来到广东汕尾,主动联系探访了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状况。全球首例超大型风渔融合独立网箱平台中广核“伏羲一号”, 于2023年8月在中广核汕尾后湖风电场开工建设,2024年9月4号正式投运,这座能抵御17级台风的 “钢铁堡垒”,不仅破解了近岸养殖空间不足的难题,更构建起“发电 + 养殖 + 科研”的立体产业生态,对于我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中广核山东莱州海上风电场

在山东莱州,中广核莱州海上风电场作为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开创了 “蓝色海洋 + 海上粮仓” 的共生模式。通过风机桩基与养殖设施的一体化设计,这里不仅实现了风能的高效利用,更探索出一条“以渔促电、以电养渔”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国家新能源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标杆样本。

S

科技创新,筑牢海上能源 “技术高地”

N

在蓝色疆域上,科技创新是中广核发展海上清洁能源的关键。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里卡多·亚科纳走进中广核与汕尾市政府共建的红海湾实验室,了解其发展状况,作为海洋能源领域的“智慧中枢”,实验室正聚焦海洋工程结构与材料、智能船舶与海工装备、绿电构网与协调控制、海上氢能技术与装备、海洋生态与综合利用五大科研方向,突破深远海开发的难题。从“伏羲一号”抗台风网箱的结构设计,到海上综合能源岛的微电网控制技术,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正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国深远海装备制造奠定技术基石。

工作人员带领里卡多·亚科纳参观展出模型

正如里卡多·亚科纳所说:“其核心理念是整合多种可再生能源”。红海湾实验室这里不仅是技术创新的 “孵化器”,更是产业升级的 “助推器”。截至目前,中广核已在海上风电领域形成38项核心技术标准,其中1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引领全球海上风电技术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安全可靠的方向迈进。

S

产业协同,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N

中广核汕尾海上风电项目产业集群

跟随中广核的产业布局,里卡多·亚科纳来到了汕尾工业园区,这里见证了中广核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协同的跨越。“在汕尾,我不仅看到了风机的旋转,更看到了整个产业链的联动。”他站在国内最大海上风电母港——陆丰海工基地前说道。中广核积极践行央企担当,带动产业蓬勃发展,依托汕尾海上风电项目,引进汕尾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海海缆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打造千亿级海洋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从风机叶片制造到海底电缆铺设,从智能运维到绿氢制备,全产业链覆盖创造超5000个就业岗位,让“风电经济”成为粤东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当意大利国家广播电视台镜头定格在汕尾海域的风车矩阵,从“海上粮仓”到“技术高地”,从“绿色电能”到“产业集群”,见证的不仅是中国海上风电的壮阔图景,更是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答案”。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共生,中广核以每一片旋转的叶轮,为世界注入绿色发展的澎湃动能。

编辑 | 曾庆榕

校对 | 孙沛佳

审核 | 唐刚强 张丽娟

签发 | 韩云飞

来源:中国广核集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