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带头人要带头打江山,做大蛋糕,而不是窝里斗,争蛋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20 17:29 1

摘要: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如灯塔,可以引领团队乘风破浪,驶向专业领域的成功彼岸;一名平庸的学科带头人却似暗礁,可能让整艘船触底沉没,毁掉一个学科的前途和未来。

原创 春哥 温柔医刀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一个学科的命运,往往系于学科带头人一身。

一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如灯塔,可以引领团队乘风破浪,驶向专业领域的成功彼岸;一名平庸的学科带头人却似暗礁,可能让整艘船触底沉没,毁掉一个学科的前途和未来。

有一次参加学术会议,与一位地方医院领导交流。

他说他们下属的一家医联体卫生院有一位外科主任非常牛,病人很多,手术量很大,个人收入比上级医院的很多科主任还多。

我说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吗?

地方医院领导摇摇头说,坏就坏在一人独大上。他的个人诊疗量已经占到整个卫生院的一大半以上,其他医生因为长期没有手术,手术能力严重倒退,卫生院整体外科水平不升反降。当初任命他为学科带头人,本意是希望他带领团队进步,没想到他个人是打出了名号,但团队却成了陪跑。

大树底下,寸草不生。一人独大,不仅容易演变成一言堂,从长远看还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该地方医院领导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学科带头人绝大多数都是科主任,一个科室虽然人不多,医生七、八个、十来个,护士二、三十人,总数加起来也就三、五十人,但是由于医院领导的放手和赋权,学科带头人手上的权力并不小。

通常来说,学科带头人手上握有四大权柄。

1)人事管理权

学科带头人对科室人员的职称晋升、岗位调整、值班安排等具有建议权或决定权,对年轻医生的培养也往往在其一念之间。

2)运营决策权

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定科室发展规划,包括业务目标(如门诊量、手术量)、学科方向等,对医保资金使用、床位分配、平均住院日等关键运营指标也有直接管理权。

3)财务支配权

学科带头人可支配科室“小金库”,用于非公开的福利分配或临时支出。

4)利益分配权

学科带头人在药品、器械采购中具有话语权,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也具有绝对的主导权。

医院领导对学科带头人赋权初衷是希望调动对方的主观能动性,根据科室运营、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放开手脚干,把学科带上一个新高度,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这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学科带头人手上有权后,可以少些掣肘,多些自由;而且,给学科带头人赋权也有助于树立其在团队中的威信,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但是,赋权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如果碰上德不配位的学科带头人,就可能出现权力的滥用和私用,成为职场欺凌和学术霸凌的帮凶。

有年轻医生吐槽,他们科主任外科水平一般,但是厚黑钻营和玩弄权力登峰造极,媚上欺下,科室成为了一言堂:科主任没有开展的手术其他医生不能开展,科主任不同意收治的病人其他医生不得收治,学术文章通讯作者要写科主任,科研报奖科主任要排第一位,甚至参加学术会议都要过问,科主任指定谁参加谁才能参加;更不要说年终考核了,优秀、不优秀全是科主任说了算;跟科主任走得近的,方方面面沾光;跟科主任合不来的或者看不惯的,逐渐被边缘化。

(文后网友留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曾在学术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来看,部分医院在学科建设中混入了‘江湖气息’”,呼吁学科带头人要带头“打江山”,不要“混江湖”。

因为,学科带头人是加持了医院平台托举和资源倾斜的人选,如果一个学科只有一个人能在行业或领域内暂露头角或争得一席之地,这个人无疑就是医院管理层钦定的学科带头人。

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带头人如果都不能出头谁能出头?这样集种种权力于一身的带头人如果转身与同事内斗谁能是他对手?

学科带头人身上肩负着两个重要的使命,一是科室管理带团队,二是学科发展做大蛋糕!

团队带出来了,科室影响才有合力,科室发展才有接班人;学科做强,蛋糕做大了,大家分到的利益才更多。

窝里横是无德无能之人的行为,眼睛盯着锅里,在存量博弈中分食利益,全部都给你,也只有一个锅那么大的实惠。

“锅里争食”终是内卷,“锅外造饭”才是能力!

有德有能之人始终把眼睛盯在锅外,心里想的是如何开疆拓土,带领学科走出医院、走出省市、甚至走出国门。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真正的学科带头人,应当如将军般带头冲锋陷阵,如蒲公英般播撒火种,而非如铁幕般遮天蔽日!

可惜的是,权力如乱花一样,最易迷人眼。

许多人坐上学科带头人的位置后,就自信心膨胀,迷失了自己,错把平台赋予的资源当成自己的能力,错把医院平台的影响当成自己的水平,心里不是想着带领团队发展,而是想着如何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利益。(别错把平台当本事,脱离了平台,有可能我们什么都不是!)

只有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定位,对自己肩上的使命有清醒认识的人才明白,学科带头人这个称号不只是意味着荣誉,更多的是意味着压力和责任!

莫学“燕雀争食米粒”,要学“鸿鹄志在千里!

如果每个学科带头人都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何愁学科建设不风生水起?

来源:许晓锐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