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今年1月,潘宏训狗园区内一只名叫艾特的阿拉斯加犬不幸去世,这一事件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将潘宏及其团队推向了风口浪尖,关于他们究竟是在训狗还是虐狗的争议甚嚣尘上。
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平台催生了众多网红,他们凭借独特的内容吸引大量粉丝,成为网络热点人物。其中,网红训狗师潘宏的出现与走红,一度引发广泛关注。
但是,今年1月,潘宏训狗园区内一只名叫艾特的阿拉斯加犬不幸去世,这一事件如同导火索,瞬间点燃了网络舆论,将潘宏及其团队推向了风口浪尖,关于他们究竟是在训狗还是虐狗的争议甚嚣尘上。
潘宏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风格极具网感,节奏紧凑,每十几秒就有一个转场。视频开头,他常常以夸张的形象出现,身着带有金色花纹的西装,开着豪车去接狗,伴随着暴躁的怒吼和仰天长啸,瞬间抓住观众眼球。
在训狗过程中,他的表情和动作十分浮夸,创造出一系列诸如“战争践踏”“火龙果”“心肺复苏”等看似有趣实则暴力的训狗术语。这些术语实际上是对暴力训狗手段的包装,如“火龙果”指将棍棒放入狗的口腔直至出血,“心肺复苏”是勒狗至快没气再抢救回来等。
潘宏巧妙地利用这些包装,将训狗过程戏剧化,营造出一种类似漫画中与恶犬斗争的感觉。视频中,他着重展现自己夸张的表演,而对狗的真实状态有所回避,要么避开拍摄狗的反应,要么给狗打上马赛克。这种独特的表演方式,使得观众在观看时,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她的戏剧性表现上,而对暴力训狗的本质产生忽视,甚至觉得有趣。
此外,潘宏打造的训犬园区也为其走红提供了重要助力。园区成为了故事的发生地,每一只送来的狗都带着“恶犬”的标签和故事,就像是狗狗界的“变形记”。园区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美国恶霸犬来福咬死柯基,以及狗王66出逃事件等,都被潘宏拍成视频。
这些充满戏剧性和冲突性的事件,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网友们不仅对事件本身感兴趣,还对其进行二创,进一步扩大了潘宏的影响力,使其迅速成为拥有1600多万粉丝的网红训狗师。
但是,潘宏的走红之路在今年1月戛然而止。当时,潘宏团队在给园区内很火的狗狗艾特洗澡时,因嘴套戴得太紧,且在艾特挣扎过程中没有及时取下,导致艾特窒息去世。这一过程被全程直播,网友们目睹后,对洗澡过程中的操作提出强烈质疑,认为团队动作粗暴,没有给予年龄较大的艾特应有的细心护理。
随后,网友们翻出潘宏之前的训狗视频,其中展现的暴力训狗画面令人震惊和愤怒。人们开始质疑,潘宏所谓的训狗,是否只是打着训狗的旗号进行虐狗,以获取流量和利益。网络上迅速掀起声讨潘宏的浪潮,相关新闻登上热搜,潘宏也因被举报而停播,其网红之路陷入危机。
在潘宏的团队中,工作人员对训狗方式有着自己的解释。他们表示,视频中的暴力行为存在夸张成分,是为了视频效果而进行的表演,实际对狗的伤害并没有视频中展示的那么严重。例如,打狗可能只是轻轻几下,那些夸张的动作如跳起来打狗等,都是为了拍摄效果。
粉丝们也大多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潘宏的训狗视频只是在演戏,并非真实的虐狗行为。许多粉丝喜欢潘宏视频中有趣、搞笑的部分,甚至将其中的一些暴力术语当作梗来玩。
此外,粉丝们还关注到潘宏团队中一些温情的一面。工作人员王东旭会带艾特等狗狗去集市,还收养了许多流浪狗和残疾狗,如给后腿断掉的狗安装小轮子,让它能够行走。这些行为让粉丝觉得潘宏团队并非完全残忍,他们对狗也有温柔和关爱的时刻。
在粉丝眼中,潘宏就像一个复杂的人物,虽然在训狗时表现得很暴力,但也有善良的一面,就像传统家庭中严厉却又充满爱的父亲形象,因此粉丝们能够接受她的训狗方式。
那些将狗送到潘宏园区的主人,大多是因为自家狗狗存在严重的行为问题,如护食、咬人等,而自己无法解决。尤其是一些女性主人,在面对大型犬的攻击时,体力上难以控制,深感困扰。例如,有一位主人的狗把她的头皮咬了下来,缝了很多针;还有主人的狗将店里的店员、顾客和邻居都咬了一遍,赔偿了大量费用。
这些主人在尝试其他方法无果后,看到潘宏这个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训狗师,且潘宏提供免费训犬服务,承诺能训好别人搞不定的“恶犬”,便抱着希望将狗送来。他们认为,潘宏作为男性,且有专业团队,应该有能力控制住狗狗,让狗狗变得乖巧听话。
虽然他们知道潘宏的训狗方式可能比较暴力,但一方面相信在众多网友的监督下,潘宏不会把狗打死;另一方面,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潘宏身上。
与潘宏的暴力训犬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专业训犬师所倡导的科学训犬方法。通过采访台湾的动物行为学专家和北京的正向训犬师可知,狗出现咬人等行为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可能是生理疼痛、疾病,甚至是精神疾病导致的。例如,潘宏园区中咬死柯基的恶霸犬,实际上是因为精神问题突然发病,并非如视频中营造的那样是极度饥饿的恶犬。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暴力训犬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更容易使狗产生焦虑和行为问题,对主人的安全也构成威胁。因为狗的咬合力是人的两倍,当狗被激怒时,随时可能攻击主人。而正向训练法强调通过与狗建立友好关系,了解狗的行为背后的原因,采用温和、积极的方式引导狗,让狗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改变行为。
潘宏训狗事件反映出流量时代短视频内容创作的乱象。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一些创作者不惜采用夸张、暴力甚至违背道德的方式制作内容。他们忽视了内容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社会影响,只追求短期的利益和热度。在这个过程中,平台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应该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和监管,避免此类不良内容的传播,引导创作者传播积极、健康、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事件也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宠物已经不再仅仅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动物,而是人们的伴侣,能够给予我们情感陪伴。我们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命和感受,摒弃将动物视为可以随意控制和利用的物品的观念。采用科学、温和的方式与动物相处,理解它们的行为和需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潘宏拥有众多粉丝,尤其是年轻粉丝,这说明部分公众对科学训犬知识的缺乏以及对暴力行为的认知不足。我们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普及科学的养宠知识和动物行为学知识,提高人们对动物保护的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如何正确对待宠物,避免因无知而导致对动物的伤害。同时,也应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追捧不良内容,对网络信息保持理性的判断和思考。
潘宏训狗事件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它所引发的思考和讨论却不应停止。我们希望通过对这一事件的深入剖析,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网络内容的质量和人与动物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和社会氛围。
文字来源:现场!现场!的音频内容
来源:动物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