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推动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实践融合,近日,徐州市光荣巷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徐州医科大学,开展以“显微镜下的工程思维 解密生物工程技术”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实践体验与互动交流,近距离感受药学科学的魅力,为学校的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注入新动能
为深化推动项目式学习与跨学科实践融合,近日,徐州市光荣巷小学组织学生走进徐州医科大学,开展以“显微镜下的工程思维 解密生物工程技术”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实践体验与互动交流,近距离感受药学科学的魅力,为学校的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注入新动能。
溯源医者初心,感悟赤脚精神
活动首站,学生们走进全国首家赤脚医生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复原,了解上世纪基层医疗工作者“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奉献故事。校方表示,此次参观既是对医学人文精神的传承,也为后续药学工程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揭秘科研现场,触摸现代药学
在药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生们正在操作一些精密仪器。孩子们屏息观摩实验过程,不时记录下“药物提纯”、“成分分析”等专业术语。当看到显微镜下的细胞培养实验时,学生们兴奋地表示:“原来一粒药片的诞生需要这么多高科技护航!”这种沉浸式体验让书本上的“药学工程”概念变得鲜活可感。
对话药用百草园,解码自然药库
步入徐州医科大学药用植物园,薄荷、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草药在初夏微风中摇曳生姿。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的师生们带领学生辨识植物特征,讲解“药食同源”的智慧。“没想到路边常见的蒲公英也是中药材!”孩子们对照研学手册认真标注,在实践中体会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学工程的深度融合。
手作中药香囊,传承非遗技艺
活动尾声,大学生志愿者与小学生结成对子,共同制作端午驱蚊香囊。通过组装香粉、制作香包等过程,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理解药物配伍原理。光荣巷小学带队的校领导强调:“这场跨越年龄的协作,正是药学工程从理论到应用的生动缩影。”
据悉,此次研学是光荣巷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实践。此次活动,通过高校优质资源的赋能,学校将持续打造“药学工程+”特色项目,构建“大学-小学”科教融合新范式,在少年心中播撒科学探索的种子。未来,光荣巷小学也将会带领孩子们解密更多的工程技术,让更多孩子走进真实科研场景,在实践中培养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开辟新路径。
来源:彭城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