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算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4月19号正式迎来今年的谷雨,也就意味着今后的谷雨就将成为往年的“回忆”。
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算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4月19号正式迎来今年的谷雨,也就意味着今后的谷雨就将成为往年的“回忆”。
今年的谷雨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做60年难遇,为什么呢?
因为今年的多个现象都是极度罕见的,所以才让今年的谷雨成为了众人讨论的热点,那么这些现象是什么呢?
而且今年的谷雨与往年的相比又有着什么不同之处呢?
虽然说60年难遇的名字听上去有些大,但其实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因为今年出现了双春年、闰六月、乙巳年等几个奇怪现象。
在这三者中,前两者绝对算的上是极端罕见情况了。
一年中,会确定为双春年,是因为这个年份中出现了两个农历腊月,这样的一种情况,可能在大约19个年头中就只能出现一次。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不少人认为双春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年份,觉得这个年份会多灾多难。
但实际上,这种农历腊月本身就存在着农历腊月与公历腊月代表一年结束的说法,但是双春年说法几乎仅在江南地区流传,北方地区没有人的习惯。
所以说这应该仅是地方上流传的一种习俗,不足以当做民俗理论去讨论。
接着再讲闰六月,一年的时间是365天,但一个月却是30天左右,在一年中,有时甚至会出现连着两个2月,这种情况就是闰六月。
这是因为古代时期修订历法用来解决农历与阳历之间不匹配的一种方法,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些特殊年份中,所以跟双春年一样也是比较少见到的。
而最后一种乙巳年,指的是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六十甲子中排列顺序为第三十九位的纪年法,即公元后2572。
生肖中的蛇对应着巳,而鼠则对应着甲,所以今年就变成了“巳蛇年”这种叫法。
而且根据一定的科学推测表明,从干支纪年法开始算起,大约每60年会有66次甲子轮回,所以大致算下来,这一次就是2481年第一个,这时间跨度非常大,需要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才能到达。
所以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一般1953年离如今都过去70多年,我们一直要到2060年才能等到下次乙巳年。
虽然说这些现象都是比较少见的,但大家对于这种事情还是感到非常兴奋的,随着我们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数据也开始加深了重视程度。
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我们都是靠经验进行农作物种植,肯定会大大耽误效率。
但如今,随着种植技术开发的农业发展,我们对于农作物种植规律也开始有了更多深入认识和探索,在对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后发现,物候现象其实影响着季节变化。
如果出现物候提前或者延迟等情况,都将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发展进程。
而且很久以来,我国都一直将物候作为季节变化的重要标志,所以才会有一句关于物候时间的谚语:
“早立夏,迟谷雨”,早立夏自然是指五月节气的时候,立夏相对较早,而迟谷雨则代表了谷雨来临时间的延后。
这便是在说如果立夏较早的话,那谷雨也会来得比较早,这是由科学人类进行研究后发现的规律,为此研究出来的一项节令农事。
近几年的物候现象普遍提前了七到十天,当科学家们向农民广播这样的消息时,农民终于意识到国内农业面临着一股新趋势,这应该是温暖造成的。
因为温度变化会直接导致作物成熟速度发生更加显著变化,但如果经常提前或者推后,肯定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时间,也影响了我国粮食供给。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我国农业专家和种植市场资源进行协商,商量一个只适用于当地的策划,而这个策划还有着各种研究成果,可以根据当地天气变化来调整播种策略。
比如在南方地区,插秧时间要往前提前,在北方地区,小麦开始在返青后播种最好。
在有这样具体数据以后,我国南北方农作物生产有了更加清晰的规划,减少不必要挨饿情况产生的概率。
那么今年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对我们的影响有什么呢?
从物候来看,今年谷雨也算是晚一些,今年4月5日是清明节气,但到4月19日才迎来谷雨节气,这间隔时间较长,就会被叫做“晚谷雨”。
晚谷雨虽然说念起来比较别扭,但是却非常符合物候规律,但这种现象到底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它不仅会影响到农业物候,还会影响冬天天气特点,因为冬天间隔秋分与立冬较长,中间平原地带就出现了许多降雪现象。
因为降雪太多,所以导致土地养分被积存起来没有消耗掉,也可能后来春季降水过多,让土壤养分流失得过快,从而影响土壤特点。
虽然说春天是降水最多的季节,但一般降水是不会超过冬季降雪量的,当降水超出这个值时,自然发展过程也就受到了影响,生物也就可能受到影响。
到了这个时候,夏天气温可能会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
气温越晚越低夏天当然也越凉爽,而秋冬时节自然就没有那么炎热,所以晚冬凉夏,也是一种影响规律,不过这种影响没有那么大,主要体现在三伏天上。
晚谷雨与凉夏,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查看气象数据后,我们发现,晚谷雨时空气湿度量也比较高,说明空气中水汽量非常多,而降水量多也代表高湿度,那么三伏天空气湿度自然有所增加。
气温上升时,我们身体感受到的不光是温度,还有湿度,只要湿度提高,我们感受到的闷热程度就会上升,浑身就会变得感觉湿湿黏黏的不舒服,自然感觉不到凉爽。
若是一天24小时都阴天下雨又闷热,那便更加难受,因此晚谷雨可能导致三伏天相对凉爽。
而且今年降水偏多还可能导致其他意想不到结果,要注意喔!
来源:宜然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