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产同级车型已经把底价压到八千,嘉陵、春风贴着成本卖,本田却直接把价格抬到天花板,还配了博世弯道ABS、TCS、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手机互联,离地间隙比自家便宜四千的NS150GX高出两指,轮胎花纹深到能卡进小石子。
两万块买一辆150踏板,本田把价格贴在公告栏那一刻,整个市场像被按了暂停键。
国产同级车型已经把底价压到八千,嘉陵、春风贴着成本卖,本田却直接把价格抬到天花板,还配了博世弯道ABS、TCS、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手机互联,离地间隙比自家便宜四千的NS150GX高出两指,轮胎花纹深到能卡进小石子。
这不是卖车,是卖一张“万一摔了能保命”的保险单。
把ABS和TCS同时塞进150踏板,成本至少抬升两千五。
博世整套系统进价一千二,TCS控制器再加八百,高离地车架要重新开模,模具费摊到每辆车又是四百。
这些数字加起来,出厂价就站到一万六,留给渠道的毛利不到三千,比卖手机还薄。
本田敢把利润压到这么低,算盘打在售后和配件上。
ABS泵寿命五年,过了保修期换一次一千一,TCS传感器五年后也开始报故障码,原厂件一个三百六。
现在掏两万买车的人,五年后大概率还掏得起一千多换零件,这条细水长流的生意链才是本田真正的利润池。
离地间隙拉高两指,座垫同时加厚15毫米,骑行三角把手腕压力减少一成,这些改动让NS150XC能骑上马路牙子不托底,也能在碎石路蹦跶两下。
目标用户不是早晚高峰挤地铁的打工人,是周末能带着帐篷去河堤露营的小白领。
他们手里有闲钱,却买不起第二辆越野车,一辆能通勤能轻度烂路的踏板正好戳中痛点。
本田把“轻度越野”概念塞进150排量,等于在细分市场再切一刀,切走了原本想买190ADV却又嫌贵的那群人。
国产八千块的150踏板不是没给ABS,给的是国产单通道,雨天一把刹死,后轮照样甩尾。
博世弯道ABS能边减速边计算倾角,摔车概率降四成,这四成对惜命的人值一万块。
胎压监测在跑长途时比导航还重要,胎压低于1.8Bar立刻闪红灯,避免高速爆胎。
行车记录仪直接集成在车头,省得车主再拆壳走线,一条隐藏线束卖三百,本田一次性送,表面吃亏,实则锁住用户:后续想升级只能买原厂专用件,副厂插口对不上。
两万定价还藏着一层心理战。
价格一旦跌破一万五,用户会把它跟国产堆配置车型摆在一起比屏幕大小、比LED灯珠数量;价格站上两万,对手瞬间变成NMAX155和PCX160,本田用“便宜四千”的错位优势吃掉合资竞品入门用户。
NS150XC发动机功率10.4kW,比NMAX155少0.3kW,扭矩差0.4N·m,数据几乎打平,却多了TCS和胎压监测,账面性价比直接压对手一头。
本田用“配置溢出”掩盖品牌溢价,让买家觉得多花的钱买了安全,而不是买了Honda标。
真正决定销量的不是配置表,而是金融方案。
新大洲本田把两年免息额度拉到一万八,首付两千就能把车骑走,月供七百五,比北京地铁月票贵三百。
年轻人一看“日供二十五”,心理门槛瞬间崩塌,刷卡动作比拧油门还快。
免息成本由工厂贴息3.2%,算下来每卖一辆车厂家再掏六百,表面利润被砍到两千以内,但能把库存周转压到三十天,资金回笼速度比国产厂商快一倍。
本田算的是现金流,不是单车毛利。
五年后,当这批车主换车,二手市场会给NS150XC估出一万二的残值,保值率六成,比国产同级高三成。
高保值反过来又支撑新车价格,形成闭环。
本田把一次买卖做成长期生意,卖车只是门票,后续保养、保险、精品、置换每一刀都精准。
国产厂商还在拼谁屏幕大,本田已经把车变成会员制服务,用户一旦入会,想脱坑就得割肉。
两万块不是买150cc,是买一张“摔了有人兜底”的保单,也是买一张“五年后还能卖一万二”的保值券。
本田把利润后移,用高配换口碑,用金融换销量,用保值锁用户,算盘珠子拨得比发动机转速还快。
市场不会记住谁曾经卖过八千,只会记住谁让车主在雨天刹车时手心不出汗。
钱掏得心疼,命保得踏实,这笔账值不值,得看你是愿意省一万块,还是愿意用一万块买自己五年不摔车。
花两万买辆150,到底是本田割韭菜,还是韭菜主动递刀?
来源:悠闲孔雀0